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偶从野叟问耕桑,说到春来日日忙。
老尽吾蚕桑自绿,化残胡蝶麦犹黄。
迎梅已过三旬雨,秧稻初齐五月凉。
天上何人调玉烛,但知击壤乐时康。
这首宋诗《五月四日过西山道院田间记老农语》是虞俦所作,描绘了农事活动和农民生活的场景。首句“偶从野叟问耕桑”,诗人偶然遇到一位乡村老者,询问起耕种与养蚕之事,体现了他对农事的关心和对民间生活的亲近。接下来的两句“老尽吾蚕桑自绿,化残胡蝶麦犹黄”,通过写蚕丝尽而桑叶依旧翠绿,以及蝴蝶虽残,麦子却已泛黄,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农事的季节更迭。
“迎梅已过三旬雨,秧稻初齐五月凉”描绘了雨水充足后,梅雨期已过,稻秧整齐排列,五月间已有凉意,反映出江南地区典型的气候特征和农事进度。最后两句“天上何人调玉烛,但知击壤乐时康”,以“玉烛”象征丰收,表达对农人辛勤劳作换来的丰年喜悦,同时也暗含对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期盼。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农事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农人的敬意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不详
我友溪堂爱说诗,兵厨况有酒如池。
留髡一石从来惯,访戴扁舟莫太迟。
已办鸱夷陪后乘,姑令从事作先驰。
凭君试向松江望,绿涨蒲萄正渺瀰。
采得莲心苦更严,青裙白面退尖纤。
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况是澄泉元带锡,自应佳句合编签。
直须陪侍挥谈麈,习习清风两腋添。
未雨馀寒力尚严,岩前蚤见摘纤纤。
初尝似带莲心苦,回味宁输崖蜜甜。
渴想清香凝燕寝,更馀黄卷乱牙签。
一瓯幸入春风手,微草从今价亦添。
水分石鼎暮江寒,灰拨砖炉白雪乾。
蟹眼已收鱼眼出,酥花翻作乳花团。
撑肠尚有书千卷,枵腹无忧食一箪。
只欠绿珠煎点在,诗情宁使愧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