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三)

长短驿亭南北路,蒙茸醉拥驼裘。

雪天行计欠人留。严风催酒醒,微雨替梅愁。

自作小词呵冻写,冷金淡衬银钩。

此情知得几时休。寒云迷洛浦,残梦绕秦楼。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长亭短亭南北路,驼毛皮衣抱醉意。
雪天行程无人留,寒风吹散酒意,细雨为梅花忧虑。
独自写词暖手,字迹如冷金配银钩。
这份情感何时能了结?寒云笼罩洛水,梦境萦绕秦楼。

注释

蒙茸: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驼裘:骆驼毛制成的皮衣。
欠人留:没有人挽留。
严风:刺骨的寒风。
微雨:细雨。
呵冻写:呵气取暖写字。
冷金:寒冷中的金色。
银钩:比喻字体或线条如银色的钩子。
此情:这种情感。
寒云:寒冷的云层。
洛浦:洛河两岸,这里泛指水边之地。
秦楼:泛指华丽的楼房,常用来象征远方的爱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词人刘过的《临江仙·其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开篇“长短驿亭南北路,蒙茸醉拥驼裘”两句,设定了一种寒冷且略带神秘的氛围,驿亭象征着边塞孤独,而蒙茸醉拥的驼裘则展示了词人对严冬境况的细腻描写。

“雪天行计欠人留”一句,透露出词人在严寒的雪天中独自行走,没有人能够陪伴,这种孤独感和自然景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情绪。紧接着,“严风催酒醒,微雨替梅愁”两句,则以酒和梅花作为意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忧郁与期待。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即使是能够令人醉心的美好事物,也难以驱散心中的哀愁。

“自作小词呵冻写,冷金淡衬银钩”两句,展示了词人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和技巧。在严寒中,词人的手指仍旧坚持着笔墨,用冷金和银钩作为比喻,形容自己的文字如同冰冻中的珍贵装饰。这里不仅展现了词人超凡脱俗的艺术追求,也映射出其内心对于美好事物不变的执着。

“此情知得几时休”一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词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于深沉情感无从释怀的困惑。这种情感如同无法预测的天气,难以捉摸何时才能得到休息。

最后,“寒云迷洛浦,残梦绕秦楼”两句,则将自然景象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通过对远古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里的“寒云迷洛浦”、“残梦绕秦楼”,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刻画,也是时间流转中情感的沉淀。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严冬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二)

数叠小山亭馆静,落花红雨园林。

画楼风月想重临。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

青眼已伤前遇少,白头孤负知音。

苔墙藓井夜沈沈。无聊成独坐,有恨即沾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四)茶词

红袖扶来聊促膝,龙团共破春温。

高标终是绝尘氛。两箱留烛影,一水试云痕。

饮罢清风生两腋,馀香齿颊犹存。

离情凄咽更休论。银鞍和月载,金碾为谁分。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行道桥南无酒卖,老天犹困英雄。

形式: 押[东]韵

柳梢青.送卢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