繇碧云寺迤逦至玉皇阁傍深涧行十里许

雨过前山净,峰花细可数。

迢遥见虚阁,崔嵬出烟缕。

携杖陟其巅,蒙茸披蓁莽。

重冈乱纵横,深谷分子午。

循崖悄无人,慄若游天姥。

微风动壑吟,溪流互吞吐。

曲折十里馀,身如生毛羽。

梦来非一日,于焉惬所取。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景的清新与壮丽,以及作者在山中行进时的内心感受。首句“雨过前山净”,点明了雨后的山色格外清朗,为全诗营造了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峰花细可数”一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山峰上花朵的精致与美丽。

“迢遥见虚阁,崔嵬出烟缕”描绘了一幅远处阁楼隐约可见,被轻烟缭绕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随后,“携杖陟其巅,蒙茸披蓁莽”则展现了作者亲自攀登至山顶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重冈乱纵横,深谷分子午”描绘了山峦交错、山谷纵横的壮观景象,体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复杂。而“循崖悄无人,慄若游天姥”则通过寂静的山崖和仿佛置身于传说中的天姥山,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微风动壑吟,溪流互吞吐”生动地描绘了微风吹拂山谷,溪水潺潺流动的自然之声,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最后,“曲折十里馀,身如生毛羽”表达了作者在山中行走的感受,仿佛自己也拥有了飞翔的能力,自由自在。

“梦来非一日,于焉惬所取”则点明了这种体验并非偶然,而是长久以来梦想的实现,表达了作者对这次山行经历的满足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山景的美丽与壮阔,以及作者在其中的个人体验与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5)

侯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门

出门澹无营,閒步郭北隅。

四野一何旷,仰见秋云徂。

微风动萧林,残晖息远墟。

忽然霞气新,散绮照轻裾。

高歌以忘忧,薄言返故庐。

形式: 古风

长夏憩澹止园

辞家谢尘虑,结意在岩壑。

登高畏炎蒸,园林寄幽托。

澄湖逼遥岑,仁智均所乐。

入径参茂松,环洲杂芳若。

灌木挺乔干,疏篁解新箨。

中有百尺楼,凭虚荫寥廓。

青山四壁垂,云气屡迥薄。

朝汲葛翁水,夕放支公鹤。

披襟步湖湄,飘风散花萼。

逃暑荡兰枻,迎凉启罗箔。

清宵寂无人,倚石纵盘礴。

归偃北窗隅,三五映篱落。

览花得沉冥,感遇任离索。

物理本如此,俯仰亦何怍。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兖州道中寄内

黄沙蔽天气,白日无晶光。

寒云何萧条,四野青茫茫。

惊飙激车轮,我马亦玄黄。

忆昔出门去,临别重傍徨。

九月无裳衣,五月无糗粮。

酸辛各自爱,努力愿相望。

悠悠二千里,安得到汝旁。

中有不能寐,辗转心忧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夜过乱石滩

星散江犹暝,轻舟过乱石。

水石若相争,滩头声湱湱。

石齿列虎牙,水花散琼液。

飞瀑照夜光,不辨江中夕。

帆影随波回,去石不盈尺。

几入阳侯宫,过此寻岸泊。

水际映沙明,一望连天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