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见犹离见非真见,还尽八还无可还。
木落霜天山骨露,不知谁识老瞿昙。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祖先所作的《示楞严座王》,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理。"见犹离见非真见",意指寻常的视觉感知并非真实无妄的智慧,暗示了超越表象的境界;"还尽八还无可还",则揭示了修行过程中不断深入直至无我之境,无法再回归到最初的起点,强调了修行的递进和超越。
"木落霜天山骨露"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景,落叶飘零,寒霜覆盖,山体裸露,象征着世间万物的消亡与归寂,也暗喻修行者内心的清寂与空灵。"不知谁识老瞿昙"结句以疑问收束,表达了对真正理解禅意者的期待,同时也寓含了对自我身份的淡化,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宗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禅修体验的结合,传达了禅宗关于空性与觉悟的深刻教义。
不详
梁皇殿前不能把定,少林山下风波愈盛。
若解谨初护末,不到图形画影。
画得十分,依前不是。端坐北堂,琅琅仁义。
文殊罔明把手行,入定出定恣游戏。
顽无所知,说无照对。弄假像真,遭人笑怪。
花擘临济黄檗,佛法未梦见在。
在在在,是处清风动天籁。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子细看来,从头错算。
姮娥昨夜失金针,撼动玉楼寻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