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溧阳下山寺

地枕吴溪与越峰,前朝恩锡灵泉额。

竹林晴见雁塔高,石室曾栖几禅伯。

荒碑字没秋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

客有经年说别林,落日啼猿情脉脉。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佛教圣地,诗人以细腻之笔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地枕吴溪与越峰”即设定了场景,通过地理位置将听者带入诗境。“前朝恩锡灵泉额”则透露出历史的痕迹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接着,“竹林晴见雁塔高”中,竹林与雁塔相映成趣,不仅勾勒出山寺的宁静氛围,也让人联想到了古代僧侣修行之地。紧随其后的“石室曾栖几禅伯”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佛法的尊崇。

在“荒碑字没秋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中,荒废的碑文被秋天的苔藓所掩盖,古老的池塘中盛开着清纯的荷花。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界的生机并置,表现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哲理。

末尾两句“客有经年说别林,落日啼猿情脉脉”则转向诗人的个人情感。长时间的离别让诗人对那片林地充满了不舍,落日余晖中啼猿的声音似乎也在诉说着离愁,这里的“情脉脉”四字更是表现出深切的情感。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和历史文化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山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时光的眷恋。

收录诗词(13)

许坚(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茅山观

常恨清风千载郁,洞天令得恣游遨。

松楸古色玉坛静,鸾鹤不来青汉高。

茅氏井寒丹已化,玄宗碑断梦仍劳。

分明有个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卧久似慵伸雪项,立迟犹未整霜衣。

形式:

白云寺

踏破苔痕一径斑,白云飞处见青山。

不知浮世尘中客,几个能知物外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泗水亭

春风落东林,绿叶翳重阴。

流莺坐花坞,宛传来清音。

和光沛天地,乐意同人心。

卷帘出庭户,独立苍苔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