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德复用前韵见贻亦次奉和

蔡家笔法擅今古,楷书尤誇荔支谱。

后来谁笔最通神,要与渠伊为伴侣。

只今书学贵瘦硬,弟子员阙谁可补。

君持此几要投人,字画不工那得取。

山人俗书如俗马,骨少肉多今不数。

当君此赠恐不堪,大似无功飨盐虎。

新诗继作苦难和,只赏君房妙言语。

嗟予老矣亦懒书,留与儿曹写时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薖所作,名为《李成德复用前韵见贻亦次奉和》。诗中对书法艺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是对蔡邕的书法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对后世书法风格的看法。

诗的开头赞扬了蔡邕在书法领域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其楷书作品在《荔支谱》中的地位。接着,诗人提出问题:在众多书法家之中,谁能与蔡邕并肩,成为他的知音?随后,诗人表达了对当前书法界重视“瘦硬”风格的认同,并指出需要有人来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诗人进而提到,如果有人能以“瘦硬”的风格创作,将这份作品赠予他人,那么作品的价值将难以估量。他以“山人俗书如俗马”为喻,批评了那些缺乏独特性和深度的作品,认为它们已不再受到重视。诗人担心自己年事已高,书法技艺可能无法满足对方的要求,甚至将其比作无功受赏的盐虎,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担忧。

最后,诗人表示对李成德的诗作难以回应,只能欣赏其精妙的言辞。同时,他也自谦自己年老体衰,已无力再进行书法创作,希望留给子孙后代的作品能够如同及时雨一般,滋润后人的精神世界。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传统美学价值的尊重和传承意识。通过对比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以及对后辈的期许,诗人在赞美与反思之间,传达了对艺术创新与继承的思考。

收录诗词(294)

谢薖(宋)

成就

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经历

不详

  • 字:幼盘
  • 号:竹友居士
  •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 生卒年:1074~1116

相关古诗词

次韵郤子中所藏笔几

闻君文史三冬足,家居未奏三千牍。

明窗棐几静无尘,笔研清幽真不俗。

小琴承臂笔纵横,章草真行随所欲。

家藏敝帚将何用,时人尚作千金畜。

此虽奇物君不惜,似把隋珠当鱼目。

小童传观许见贻,与君杯酒初相属。

吾诗戏作异香山,唐衢虽见何由哭。

见公真玩为君赋,铜钵声终字盈幅。

形式: 古风

朱端甫以画牛一纸遗李成德成德以示予为赋长韵

画牛蹄角四十八,楮生尘昏仅可阅。

头头露地各逍遥,不愁牵车喘见月。

舐笔和墨谁氏子,定自道人非画史。

把鼻牵回得真牧,信手摹成妙如此。

朱公自成老斲轮,不惜是牛持赠君。

愿君成诵石巩语,更将此画同参取。

形式: 古风

次韵李成德谢人惠墨牛

君不见八百里誇王氏驳,常策家童莹蹄角。

绮襦纨裤竞奢豪,卧席不安愁祸作。

何如传宝墨牛图,不饰青黄如素朴。

向来奇画购千金,宜在兰台天椂阁。

两牛方斗未雌雄,或奔而从或小却。

其馀三四亦殊绝,或如虎卧鹤俛啄。

滕王蛱蝶东丹马,嘉陵山水青田鹤。

如将优劣比人材,长文何必惭文若。

人言爱画亦一癖,被野牛羊何用貌。

是家持论果非耶,烦君试为评其略。

形式: 古风

午日

今晨定何祥,桃柳各映户。

粉团高气薰,鹅䏑椒菜覆。

朝餐随土风,杯酒晚来具。

綵丝缠祭筒,画楫誇竞渡。

楚人哀怨情,正以屈子故。

当年葬鱼腹,盖坐入宫妒。

荣华一时好,放逐千载慕。

得失吾不知,持杯自欣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