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日气候差暖梅花辄已弄色聊课童仆芟削培灌以助其发戏成小诗三首(其三)

花是主人身是客,更欲花前罗酒食。

花应笑我强相亲,毕竟人花谁是得。

金樽到手我自醉,道人何妨且观色。

三界观来即是空,醉里宁知渐游北。

等为圆镜随身现,认着分明却虚掷。

持此问花花不答,嗟我与君徒入域。

不如收却閒眼坐,万境纷纷在披坼。

一番风雨便纷飞,念垢情尘漫磨拭。

今年春尽有明年,花落花开几今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累日气候差暖梅花辄已弄色聊课童仆芟削培灌以助其发戏成小诗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梅花初绽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花是主人身是客”,以花喻人,将自己置于客人的位置,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谦逊态度。接着,“更欲花前罗酒食”一句,展现了诗人想要在花前享受美酒佳肴的愿望,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花应笑我强相亲,毕竟人花谁是得”两句,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花似乎在嘲笑他过于亲近,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究竟谁更为主导?这种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金樽到手我自醉,道人何妨且观色”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状态,仿佛在酒中找到了自我,而旁观者(道人)也无需多言,只需静观其乐。

“三界观来即是空,醉里宁知渐游北”这两句,诗人从更高的哲学角度审视人生,认为世间万物皆为空相,即使在醉酒的状态下,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等为圆镜随身现,认着分明却虚掷”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如同镜子般映照出的景象,虽然清晰可见,但最终却无法把握。

最后,“持此问花花不答,嗟我与君徒入域。不如收却閒眼坐,万境纷纷在披坼。一番风雨便纷飞,念垢情尘漫磨拭。今年春尽有明年,花落花开几今昔”几句,诗人通过与花的对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生活琐事的反思。他建议人们应该放下杂念,静心观察世界,珍惜每一刻的美好。同时,他也意识到,无论四季如何更迭,花开花落,时间总是不断向前,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彦行和梅诗甚工辄次元韵

春风不拣尊前客,未必藜羹输肉食。

玲珑点缀移月窟,谁谓吾家最先得。

直从去腊约为伴,旦旦相看无倦色。

朝披日彩烂迎东,夜插斗杓寒挂北。

拟将西子作孤注,对与春工分一掷。

又疑妖冶渎清真,子细筹量信难域。

发狂不意落纸上,胜句争来共推坼。

诸郎独殿语尤老,似欲尘埃剧湔拭。

不惟诗社顿光辉,枝上分明过于昔。

形式: 古风

次韵君俞病中见寄

老眼逢春如有隔,不觉花前手频拭。

昔陪韦杜尺五天,此地去天今几尺。

东家有客贪春甚,酒作衾裯花作枕。

瘦逼休文臂渐消,渴近相如尤殢饮。

赏心直以花为命,醉头只恐扶难正。

春归每恨太忙生,不惜一春常似病。

我老无用终安之,屡欲从君独较迟。

方将结束穷胜致,投欢祗许春相知。

诗来苦诉不自乐,春固恼人多索寞。

何妨强袭起应刘,间促扁舟寻李郭。

君不见乐羊功名方煜煜,归来谤书已盈箧。

争如随地任低昂,漫浪猗玕尽元结。

形式: 古风

题步云亭

昨夜风高蝉半咽,起来知是白露节。

玉面少年窄袖衫,袖里新诗似冰雪。

几日炎炎如甑中,今朝忽觉超樊笼。

不惟气候已八月,更得冰雪开心胸。

谢公山人诗笔奇,问君何缘得此诗。

报我我欲步云去,山人许我因留题。

君作斯亭几许高,拟推皓魄翻银涛。

谁谓姮娥落君手,坐遣山人诗思劳。

君不见梅老句出天地窄,曾谓山人真太白。

采石月下忆相逢,笑披锦袍弄明月。

十年明月归谪仙,姮娥岂得在君边。

何妨邀取山人去,卒岁扶携醉笑间。

形式: 古风

题渭滨亭

广张三千六百钓,太公欲与文王亲。

文王不为熊罴猎,卜年七百终何人。

开元天子降步辇,当日何如渭滨见。

是同是异不可诘,一等风云符虎变。

吾君好贤轶前古,处处鹓鸾刷修羽。

观君命意非苟然,他日风流须再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