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德清悦斋

君不见胸中义利交战初,胜负未分子夏臞。

又不见胸中义利交战馀,胜负已决子夏腴。

臞腴之变何须臾,一忻一戚相乘除。

初枉德清来致敬,盛年已有臞之證。

况年不似旧时盛,为若面上腴生莹。

纷华淡泊交相竞,利攻莫入义还胜。

小斋容膝祇数椽,焚香坐对古圣贤。

关钥勘到羲皇前,肉融形释心悠然。

非金非石非管弦,抵掌顿足喜欲颠。

杨墨申韩初立说,其心亦为道而设。

差以毫厘缪燕越,更于真似细区别。

万一悦非吾所悦,恐乾孟子韩公舌。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没看见心中道义与利益冲突的初始阶段,胜负还未分出在夏天的瘦瘠。
再看那些内心道义与利益斗争后,胜负已定,子夏变得丰满。
瘦瘠与丰满的变化何其迅速,欢喜与忧愁交替出现。
起初,品德高尚的人前来敬意,正值壮年的他已有瘦瘠的迹象。
年纪不再如往昔般旺盛,脸上却显露出丰润的光泽。
繁华与淡泊相互竞争,但利益攻势无法胜过道义。
小小的书斋仅容膝盖,我焚香静坐,面对古代圣贤。
思绪追溯到远古的伏羲时代,身心放松,心境悠然。
这不是金石音乐所能比拟,而是手舞足蹈的喜悦几乎使我疯狂。
杨朱、墨子、申不害、韩非创立学说,他们的心也是为了追求道而设。
即使只差毫厘,也会导致理解上的偏差,如同燕越之地的区别。
万一我欣赏的并非我真正喜爱的,恐怕会像孔孟韩公那样说出不同意见。

注释

胸中:内心。
义利:道德与利益。
子夏:孔子的学生。
臞:瘦瘠。
腴:丰满。
乘除:交替,轮流。
德清:品德高尚。
纷华:繁华。
抵掌:击掌,表示兴奋。
杨墨申韩: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
毫厘:极小的差距。
乾孟子韩公:指儒家代表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题张德清悦斋》,通过对张德清的悦斋进行描绘,展现了主人高尚的道德追求和对学问的热爱。诗的开篇以"胸中义利交战"的形象比喻,表达了张德清在道德与世俗利益之间的抉择,子夏的瘦与肥象征着两种状态的转变。接着,诗人称赞张德清年轻时已有淡泊名利的修养,随着岁月流逝,他更加从容淡雅。

诗中提到的小斋虽简朴,但主人却能在此与古圣贤对话,心境悠然。诗人强调,悦斋并非追求物质享受,而是心灵的净化和对真理的追求。他借用杨墨申韩等诸子百家的思想,指出即使是微小的偏差也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巨大差异,但他相信张德清能够坚守自己的喜好,不为流俗所动。

最后,诗人以"恐乾孟子韩公舌"表达对张德清坚定信念的敬佩,认为他的选择如同古代圣贤一般,具有说服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赞扬了张德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李师儒上舍稽古堂

今人不足与之谋,心向三都以上游。

有集可明经子史,无秦那别夏商周。

心融口笑先儒泥,一万馀言解三字。

粹精还我闻未闻,糟粕从渠味无味。

悬知书者古之馀,稷契皋夔读何书。

犹期立脚群贤上,更请回头万物初。

形式: 古风

题李克明依绿园

主人不制眼之欲,买断江天犹未足。

更开两岸小乾坤,而种十洲灵草木。

江中照出花木真,诗中传出花木神。

片言只字略点化,四时六气长含春。

梦草未终俄梦蝶,栩栩羲皇上头客。

未觉身居安乐窝,那知园是华胥国。

形式: 古风

题陈宗元立斋

人言礼起于太一,吾言礼止于皇极。

强名皇极体何如,卓然万象中间立。

流年鼎鼎三十馀,古人有立君可无。

克己未追颜所复,过庭犹学鲤之趋。

五礼同归一中尔,何当中立而不倚。

膰肉无来孔子行,皮冠不设虞人止。

区区行止未足轻,扩充更可轻死生。

黄垆在前始易箦,白刃垂下犹结缨。

一有所立百无抗,砥柱中当拍天浪。

千古不磨立斋名,泰山北斗在头上。

形式: 古风

题陈晋卿颐斋

鲲鹏振翼初九万,楩楠归根终数寸。

稚须有发老有收,养之各要适其分。

三儿读书翁卧听,生涯固有何所营。

功名羞从奇道取,文学厌与今人争。

谁揭此斋函二意,翁养其恬儿养锐。

今虽异养后同功,一本庄椿三郤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