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磨崖碑

昔年髫稚颇好奇,先达示我磨崖碑。

是时未识六书故,岂知中有千古悲。

蹉跎尘世逾半百,镜中白发看成丝。

朅来薄宦向南纪,叶舟夜泊清湘湄。

道傍巨石屹千尺,舟人指此为浯溪。

呼儿篝火径登岸,草树蒙密无旁蹊。

回舟终夜四五起,仰视清汉听晨鸡。

迟明攀援陟巘崿,石磴仄足难阶梯。

平生两目久昏眊,大字盈尺无由窥。

粤从少小偶诵亿,口占梦想心追惟。

乃知天宝全盛日,宴安酖毒钟菑危。

华清十月车马集,渔阳一夕烟尘飞。

马嵬仓皇六军发,灵武偪侧千官随。

俯从人望计良是,不禀君命礼则非。

三纲蚤失开国日,万事宁论叔世时。

翠华东还果天意,白首西内非人为。

阉竖竟一窃国柄,牝鸡几再鸣宫闱。

向非奸党自鱼肉,祸患正恐无时衰。

中兴功名属李郭,致治政绩惭皋夔。

藩镇侵寻事倔强,朝廷姑息惟羁縻。

唐家由此讫不振,百年祸乱基于斯。

迩来涉世六百载,当时旧物无一遗。

高崖峭壁亦消泐,大字深刻生瘢胝。

古今几人此游历,赋咏往往兴叹咨。

豫章歌诗明大义,庐陵作赋推事机。

人情天理两曲尽,嗟我欲诗难措辞。

江风东来饱帆腹,舟人告我行路迟。

摄衣登舟亟就枕,回首百里浮烟霏。

古来变故亦何限,贻厥事业须良规。

周宣一去不可作,三复常武车攻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童冀的《读磨崖碑》,以个人经历与历史反思交织,展现了一位文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诗中不仅描绘了自己从童年的好奇到中年的沧桑变化,更通过回忆唐代的历史事件,如安史之乱、马嵬坡之变等,探讨了权力更迭、道德沦丧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的开头,童冀回顾了自己年幼时对古代碑文的好奇,那时他尚未理解碑文背后的历史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镜中白发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在晚年,他偶然间发现了浯溪的碑刻,这引发了他对历史的深入思考。

诗中提到的“天宝全盛日”与“宴安酖毒钟菑危”,对比鲜明地展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马嵬坡之变,象征着权力的突然转移,而“灵武偪侧千官随”则暗示了朝廷官员在政治动荡中的被动跟随。诗中对于“三纲”的讨论,反映了对传统伦理秩序的反思,以及对国家治理与权力结构的批判。

童冀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权力滥用、道德沦丧的忧虑,以及对国家稳定与繁荣的渴望。他认识到,历史的教训对于后世具有深远的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权力与道德抉择时,应遵循正确的原则和规范。

最后,童冀以“摄衣登舟亟就枕,回首百里浮烟霏”结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思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全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梅溪卷

我昔双溪溪上住,手种梅花千万树。

门前流水横小桥,屋后青山更无数。

醉来放舟溪上流,青山处处随行舟。

十里春风落香雪,一溪云影如浮鸥。

年来作客向荆楚,梦中犹记来时路。

披图不省是他乡,径欲拿舟便归去。

溪光山色殊有情,梅花夹路遥相迎。

南枝昨夜报春信,归去花前看月明。

形式: 古风

送丹丘生兼简金华士友

吾闻赤城之东丹穴山,上有珠树青琅玕。

苍麟白鹿共驯扰,翩翩五彩停凤鸾。

瀛洲圆峤在咫尺,瑶台银阙青云间。

尔来人世竟寥绝,青鸟久不来尘寰。

前年衡岳竹多实,凤雏飞来栖石坛。

朱陵洞深海云湿,华盖风高秋月寒。

三闾庙古江蓠碧,二女祠荒湘竹斑。

颇闻蓬莱水清浅,刷羽夜渡沧江湾。

沧江东望接云海,霞城石壁高㠝岏。

赤泉出穴味如醴,瑶草青青冬亦蕃。

九苞綵羽久相迟,碧梧翠竹交檀栾。

东归幸谢赤松子,千岁玄裳当复还。

形式: 古风

荒田行

永州荒田多宿草,永州田多人苦少。

南村田荒无人耕,北村草深人不行。

往年峒徭据城壁,驱迫编户充军役。

十户迨今无一存,当时宁望长儿孙。

壮者随军入军伍,老者尽作泉下土。

少者仅存虽长成,十家九户惟单丁。

应当门户倦奔走,岂有馀力到农亩。

荒田积草如人长,熟田近年亦抛荒。

男啼女号饭不足,草根木实常充腹。

荒田幸免官徵科,熟田徵科真奈何。

永民自叹生来苦,不信人间有乐土。

君不见隔岸即是全州山,四时耕垦无时閒。

形式: 古风

渔荡行

永州江清稀见鱼,永民岁岁输鱼租。

当年差官闸湖荡,尺水从兹起波浪。

江滨湖岸多沙洲,一望不见天尽头。

常时风色黄尘起,一夜雨声潢潦流。

丈量绳引计顷亩,半抑编氓强分受。

黄绫大册书入官,岁岁催粮烦甲首。

大家有田无宿舂,小家寄食身为佣。

年年逋负遭箠楚,俭岁惟闻□□□。

□舟载粮输入仓,仓仓岁额常亏粮。

君不闻道州鱼课年年足,当年闸课官不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