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十一十二馀,与子握手相欢娱。
严君视我犹视子,日向庭前问诗礼。
我亦视君如弟兄,夜入同衾昼同起。
当时见子已不群,红颜如玉目有神。
花边灿灿丹凤雏,天上矫矫石麒麟。
笑予是时尚垂髫,把笔从君弄文翰。
联翩白马控只御,出入城中谁不看。
我当辞归君失欢,徘徊欲别良独难。
别来有怀徒怅望,梦绕秋风沁水寒。
杳杳云鸿异乡县,十载长安见君面。
昔别未冠今已婚,回忆少年空叹羡。
一官碌碌经三春,二十光阴似飞电。
君有长才未得施,卧龙仪凤犹栖迟。
男儿成名在少壮,感会风云须及时。
人生聚会岂常有,但愿相知不相负。
君不见古来金石交,结发寸心期白首。
不详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忆昔长安相会日,君方壮年我年小。
只今容颜有更变,何况世事无纷扰。
先帝衣冠半零落,十年宾友全稀少。
君今始作紫薇臣,笑我金门落魄人。
冯唐上书亦叹老,子云识字空愁贫。
艳阳三月桃李耀,君非壮年我非少。
花开酒熟君远行,可惜春风阻欢笑。
明星迢迢车关关,遥向楚水辞燕山。
但看朱绂在腰下,莫使白发生颅间。
武昌城边江色淀,襄阳汉水尤堪羡。
东行何日访鲈鱼,南飞不得随鸿雁。
少癖山水耽云松,两年楚上多行踪。
浮湘直下三千里,望岳遥瞻七七峰。
知君跌宕轻驷马,顾予岂是功名者。
安得浮沉帝座傍,会须览眺苍梧野。
苍梧风烟秋色开,武昌高楼吹笛哀。
帝乘白云去不返,仙人黄鹤何时来。
君行访古兼化俗,长楫輶轩指南极。
岸上游穿罴虎林,潭中坐傍鼋鼍国。
他时倘觅桃花源,北风为尔传消息。
君不见黄河西来北入海,千载却倒东南流。
淮水如丝纳九曲,桐柏山作昆崙丘。
我家清淮边,君家大河侧。
开辟二水今合同,人生变化无南北。
田子之生河降神,十五手掣生麒麟。
二十辞家观国宾,三十谒帝为近臣。
赤墀青琐日月上,金马银台河汉津。
自矜一身遇明主,便欲登天叩天鼓。
天门昼关守虎豹,云师屏翳西公怒。
烟气缥缈随飞龙,电光闪烁笑玉女。
太清星辰下罗列,欻忽阊阖生风雨。
丹诚不回白日照,杞国忧天独劳苦。
我持彤管只凤翎,浮沉帝傍近紫庭。
文园著书久消渴,据地酣歌常不醒。
长安少女花在侧,茂陵美妾空娉婷。
汉皇不好相如赋,方朔谁知是岁星。
爱君襟期特奇迈,谏垣给舍持风采。
平生古今开万卷,摇笔风云动五彩。
致君尧舜岂无术,许身稷卨终难改。
袖中一扎谏猎书,三岁磨灭未见采。
鍊石何时更补天,衔沙枉自思填海。
君不见楚人当时不识玉,海客无心采明月。
明珠暗投反按剑,白璧三献还遭刖。
连城高价后始定,照乘奇光有时发。
凤凰不及鸱鸮鸣,驽骀却笑骅骝拙。
君不见长孺从来叹积薪,公孙布衣为汉臣。
千秋开口取卿相,董生白头甘贱贫。
万言不如一言重,直弦曲钩安可论。
贾生何能善绛灌,任安徒事卫将军。
我令与子俱落魄,过饮悲歌嘅今昔。
咸阳酒客五花马,邯郸博徒千金掷。
古来豪侠亦可喜,可怜圣贤皆厄塞。
豫章干云世希用,龙泉贯斗人难识。
神骏翻为辕下驹,冥鸿已愧笼中翼。
出门与子常相忆,清淮大河见颜色。
少谷子在武夷之山,二十抱策叩燕关。
朝排阊阖暮湖海,九霄万里身翻攀。
岂徒声名冠帝里,要使踪迹穷人寰。
朅来京华始一识,意气形神两相得。
肺腑真成水石痼,词章亦带烟霞色。
龙姿鹤性不易驯,海思江清浩无极。
顷将东游观岱宗,便欲下泛沧溟中。
鼍风奔浪岩洞黑,鳌日压山楼观红。
南浮红淮览吴越,复工会稽探禹穴。
去鸟晴生雁宕云,飞虹夜蹑天台雪。
波涛窈渺岑崿移,遍访名山入武夷。
仗剑不忧百怪出,采芝或得群仙随。
只今妙年始三十,辞官读书志何逸。
九曲烟花对草堂,三山萝月开芸室。
已看凤凰在千仞,回首骅骝空万匹。
八月高城气稍劲,流萤木叶交相映。
燕山游子落日吟,海滨归客秋风兴。
他日遥寻少谷峰,武夷莫作终南径。
君不见自从天地开,天下之水皆西来。
黄河昆崙一线出,下转秦甸轰奔雷。
长江广汉两荡潏,浊泾清渭中萦回。
帝遣九龙下治此,江汉安流泾渭理。
华岳中断仙掌高,却放黄河行万里。
九龙蜿蜒上天去,至今犹馀九川水。
秦中云雨四时遍,北地尘沙几回徙。
我来长安不见九,川水得见九川子。
九川子是非常人,朝辞川上麋鹿群,夕盒青琐为帝臣。
已从华衮补日月,况执彤管排风云。
长风西来吹北极,西望川流渺何极。
野岸空悬舟楫心,塞林暮绕波涛色。
吁嗟江汉犹阻兵,中原不见黄河清。
虺蛇豺虎满道路,黄埃浊浪无人行。
九川子,何不更鞭九龙起,坐视天下横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