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虑轩(其二)

洗尽尘机万虑空,胸中冰鉴许谁同。

今宵正可谈风月,借问何人是阿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涤虑轩(其二)》由宋代诗人左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洗尽尘世杂念后的内心世界与对友情的渴望。

首句“洗尽尘机万虑空”,诗人以“洗尽”二字开篇,形象地表达了去除心灵上的尘埃与杂念,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纯净与空灵状态。这里的“尘机”不仅指物质世界的纷扰,更深层地触及到内心的欲望与烦恼,通过“洗尽”这一动作,诗人仿佛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让自己的思绪得以澄清。

接着,“胸中冰鉴许谁同”一句,运用了“冰鉴”的比喻,意指诗人如同一面清澈透明的镜子,能够映照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清明。然而,这样的纯净与清明却无人能与之共鸣,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能够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的渴望。

后两句“今宵正可谈风月,借问何人是阿戎”,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在这样一个适宜的夜晚,诗人渴望与人共赏美景,畅谈风月,但又不知何处才能找到那个能够与自己心灵相通的“阿戎”。这里,“阿戎”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理想伴侣或知音,诗人通过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真正理解和欣赏自己内心世界的人的期待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追求精神纯净与寻找知音过程中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收录诗词(9)

左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洞霄

洞霄九锁本不扃,天柱一峰非浪名。

上同天目映寥廓,下与大涤通沧溟。

谁藏琼□在石室,真与福地齐金庭。

远游飞升俨遗迹,玄同指向真典刑。

当年楼台极缥缈,至今气象藏深冥。

已知六月九万里,个中一念三千龄。

金龙玉简天上降,琳宫绛阙逢相迎。

紫霞黄云覆其室,青衣素锦分诸灵。

虚皇台高步虚彻,宣科玉音神所听。

自怜学道二十年,此心已与湖山盟。

朅来奉祠北山下,恍若飞升朝帝庭。

道人观妙清且秀,尚指乡关论赤城。

何年吏隐奉香火,愧无妙句如丹青。

木公金母吾未识,且看松根生茯苓。

形式: 古风

句(其一)

孤屿藏烟迷宿鹭,扁舟和雨驻沙鸥。

形式: 押[尤]韵

句(其二)

山色晚来犹入座,药苗春后自成畦。

形式: 押[齐]韵

如今若把菱花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