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人愁在吾愁里,庾信江淹可共论。
孰似少陵能叹息,一身牢落识乾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题为《杜诗》。诗中表达了对古人忧愁的理解和对杜甫诗歌的赞赏。诗人提到古人如庾信、江淹也有相似的愁绪,但认为无人能像杜甫那样深刻地通过诗歌表达出对个人命运(一身牢落)与广阔天地(识乾坤)的感慨。杜甫的叹息,展现出他深沉的人生体验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使得他的诗歌具有超越时空的共鸣价值。整首诗以比较的方式,突显了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和情感深度。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十日狂风不偶然,未教桃李斗婵娟。
关西将士曾如此,直入齐宫斩小怜。
胡尘未动朔云浮,行在多欢见小侯。
愿保三冬资我乐,更无一事使人愁。
天涯花信误心期,狼藉残红只往时。
怪底小怜浑不睡,夜深惆怅梦周师。
无波枉渚若堪凭,白露青蘋更可陵。
过尽秋风独不见,此时肠断柳吴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