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督战淝水,再用前韵第三首示青草堂(其四)

胶胶扰扰中,本体元来静。

一段澄明绝点埃,世事如泡影。

歇即是菩提,此语须三省。

古道无人著脚行,禾黍秋风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翻译

在纷扰的世界中,本源其实平静。
清澈的心境超越尘埃,世间万物如同泡影般虚幻。
一旦停止追逐,就是觉悟,这话需要深思熟虑。
古老的道路上空无一人行走,秋风吹过稻谷,显得凄凉。

注释

胶胶扰扰:形容纷乱嘈杂。
本体:事物的根本或本质。
澄明:清澈明亮。
绝点埃:完全不沾染尘埃。
世事:世间的事情。
如泡影:像梦幻泡影,虚无缥缈。
歇:停止。
菩提:佛教中的觉悟。
三省:反复思考、反省。
古道:古老的道路。
无人著脚行:没有人行走。
禾黍:泛指农作物,这里代指田野。
秋风:秋天的风。
冷:寒冷,引申为荒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向子谨的作品,名为《卜算子·督战淝水再用前韵第三首示青草堂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与世事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修行达到菩提智慧层次的深刻领会。

"胶胶扰扰中,本体元来静。"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安静致远的心境图景,尽管外界喧嚣,但内心却能保持本真的宁静。

"一段澄明绝点埃,世事如泡影。" 这两句则通过对比,将世间的一切繁华与尘埃比作泡沫,强调了世事的无常和虚幻。

"歇即是菩提,此语须三省。" 诗人在这里提出,当心灵安静时,便可触达佛教中的菩提智慧。这句子表明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理解,并引导读者要多加思索。

"古道无人著脚行,禾黍秋风冷。" 最后两句,则描绘出一条空寂古道和秋天萧瑟的田野景象,通过这宁静而孤独的自然图景,强化了诗中对修行与超脱世俗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比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以及通过禅理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收录诗词(178)

向子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字:伯恭
  • 号:芗林居士
  •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 生卒年:yīn)(1085-1152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复自和赋第四首(其五)

千古一灵根,本妙元明静。

道个如如已是差,莫认风番影。

枯木夜堂深,默坐时观省。

月落乌鸡出户飞,万里关河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三)

时菊碎榛丛,地僻柴门静。

谁道村中好客稀,明月和清影。

天地一蘧庐,梦事慵思省。

若个知余懒是真,心已如灰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三字令

春尽日,雨馀时。红蔌蔌,绿漪漪。花满地,水平池。

烟光里,云影上,画船移。纹鸳并,白鸥飞。

歌韵响,酒行迟。将我意,入新诗。

春欲去,留且住,莫教归。

形式: 词牌: 三字令

丑奴儿/采桑子.宣和辛丑

无双亭下琼花树,玉骨云腴。倾国称姝。

除却扬州是无处。天教红药来参乘,桃李先驱。

总作花奴。翠拥红遮到玉都。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