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鸿渐于陆

懿彼三同鸟,玩兹上九辞。

陵终莫之胜,羽可用为仪。

胎产则诚幻,天冲㦯有时。

去容郭瑀指,来必季卿随。

凫乙任呼耳,毳毛岂恃其。

稻梁原得致,矰缴底须施。

薄汉雁斯后,载旌骑早知。

寄言观国者,尚励贲来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鸿渐于陆”为题,借物喻人,表达了对鸿雁逐渐升迁的赞美与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进阶过程的深刻理解。

首句“懿彼三同鸟”,以“三同鸟”象征着鸿雁的群体特性,强调了它们之间的和谐与团结。接着,“玩兹上九辞”,通过引用古代神话中的“上九辞”,暗示鸿雁的飞翔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高度,展现出其卓越的品质。

“陵终莫之胜,羽可用为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鸿雁的飞行能力,即使面对高山险阻,也无人能及,其羽毛可以作为礼仪的象征,寓意着鸿雁的尊贵与威严。

“胎产则诚幻,天冲㦯有时”则以自然界的规律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强调了事物发展都有其必然性和规律性,不可强求。

“去容郭瑀指,来必季卿随”运用历史人物郭瑀和季卿的例子,表达了鸿雁在迁徙过程中,能够引领和跟随,象征着领导力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凫乙任呼耳,毳毛岂恃其”通过对比野鸭和鸿雁,强调了鸿雁的羽毛并非依赖外在条件,而是自身品质的体现,寓意着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稻梁原得致,矰缴底须施”则以食物和捕猎工具为喻,说明鸿雁能够自主获取生存资源,不受外界干扰,体现了自立自强的精神。

“薄汉雁斯后,载旌骑早知”将鸿雁比作汉朝的使者,强调了它们在传递信息、维护和平方面的作用,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机遇。

最后,“寄言观国者,尚励贲来思”则是对读者的寄语,鼓励人们学习鸿雁的优秀品质,积极进取,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鸿雁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启示,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谷寺

钟阜东南寻道林,蔚然深秀松森森。

溪光山色宛其识,钟声幡影空人心。

八功德水清且泚,梵天震旦何彼此。

更闻左侧琵琶街,鼓掌响应弹丝起。

非神奇亦非邪淫,世尊早明示其旨。

乾闼鼓琴山河大,地作琴声迦叶作舞,亦复如是而已矣。

形式: 古风

阅兵

建业开牙驻禁军,当年深意守惟勤。

安时要不忘危日,诘武宁当视具文。

八色旗分光耀旭,千行士厉气凌云。

方行禹迹无非事,大烈钦承勖绍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鸡鸣山

元黄剖判初,江流山即峙。

山不自道名,名况非其始。

六朝称鸡笼,㦯云因形似。

易谓名者谁,纷任后人揣。

汉魏前无闻,时宁未有此。

㦯开处士馆,教授传经旨。

㦯创浮屠宫,清净演禅理。

我来畅远目,元武澄见底。

欲倩扬清波,称谓一以洗。

形式: 古风

凭虚阁

杰构鸡笼据迥巅,金陵胜概揽都全。

晋家石马埋烟草,旧迹难寻为慨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