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圃观稻

谁取霜禾种,来依郡圃栽。

芒随虎掌熟,畦作佛袍开。

自应蝉鸣候,应无蟹齧灾。

公庖丰甑饭,知免拾颜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是谁收割了霜降后的谷物,拿来在郡里的园子里种植。
稻穗像老虎的脚掌般逐渐成熟,田垄如同佛袍般展开。
它们自然会随着蝉鸣的季节生长,不用担心螃蟹的啃食成为祸害。
官家厨房里的米饭充足,我们知道你不必再去捡拾路边的谷粒充饥。

注释

霜禾:指经过霜冻的谷物,可能指晚秋或冬初的稻谷。
郡圃:郡里的园子,古代地方行政区域的公共园林。
虎掌熟:形容稻谷熟透,比喻饱满的样子。
佛袍开:形容稻田整齐如佛袍的纹路,象征丰收。
蝉鸣候:蝉鸣的季节,夏季。
蟹齧:螃蟹啃食,可能指虫害。
公庖:官府的厨房。
甑饭:古代炊具,蒸饭。
拾颜煤:捡拾路边的谷粒,形容生活困苦时不得不做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事勤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开头“谁取霜禾种,来依郡圃栽”两句,写出了人们在收获了成熟的稻谷后,又将种子带回家园进行再次播种的循环过程,展现了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生命的连续性。

接着,“芒随虎掌熟,畦作佛袍开”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稻米成熟后的景象。这里的“虎掌”指的是稻穗的形状,而“畦作佛袍开”则是比喻稻田中排列整齐的禾本植物,像是打开的佛家袈裟,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第三句“我自应蝉鸣候”,通过对声响的描写传达了季节更替的信息。蝉鸣是秋天常见的声音,诗人通过蝉鸣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

紧接着,“应无蟹齧灾”则表明在这个季节里,稻谷成熟而没有遭受虫害,是一种吉祥与丰收的象征。

最后两句“公庖丰甑饭,知免拾颜煤”,写的是因为有了丰富的粮食,所以不必再去拣拾残余的米粒,这里的“颜”指的是稻田中剩下的米粒,而“煤”则是对未能完全收获而遗留在地面的稻谷的形象比喻。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农民在丰收之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劳动成果的肯定。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乐趣,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郡圃洗心亭宴坐对春物因书所见

尽昼山楹坐,居然外物身。

野葵能向日,怖鸽解投人。

万萼融朱蜡,平芜识绀茵。

须知无事处,堪养不才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郡圃秋日二首(其二)

累榭孤城侧,空陂八月凉。

高云收雨意,淡日作秋光。

叶落风蝉坞,巢空社燕梁。

变衰从此始,何术奈群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郡圃秋日二首(其一)

闰去秋归早,开轩洒病襟。

晓风凌羽扇,商气袭瑶琴。

竹雨无情碧,荷烟底事深。

萧萧差可赏,只是恨年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郡圃海棠初开追忆学士院玉堂后西轩此花最盛置酒有感

昔作瀛洲赏,今逢汶水春。

可怜无并色,来对始衰人。

温树遥知汉,仙桃尚记秦。

临樽如旧识,争忍判芳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