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邻少年今出游,东家女儿未识羞。
门前乌臼叶已暗,日暮问谁墙上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风俗画面。"西邻少年今出游",写出了少年的活泼与好奇,可能是在春日里外出游玩,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东家女儿未识羞",则暗示了少女的纯真和含蓄,尚未经历过世故,对周围的一切还保持着一份天然的羞涩。
"门前乌臼叶已暗",乌臼树的叶子已经变得深暗,说明季节已进入秋季,落叶满地,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日暮问谁墙上头",最后一句通过疑问,透露出少女对少年的关心和期待,也暗示了两人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黄莺(其二)》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邻家少男少女青涩而美好的日常情景,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韵味。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内家初上翠微宫,树里窥人在半空。
笑语渐高无约束,侍臣偷望向云中。
霜浓草白兔初肥,苍鹘调拳猎犬携。
剩付钱刀买庖餗,不须缘径更求蹄。
访古历荒城,城孤落日鸣。
人琴两不见,破月高台倾。
大鱼人骑上天去,留得小鳞来按觞。
吾物吾乡不须念,太官常膳有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