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斋再作催梅诗次韵

但是南枝尽向阳,凝寒未许暗传香。

水边疏影空浮月,岭外孤根浅带霜。

北帝无因全漏泄,东君何事巧遮藏。

好将羯鼓花前报,莫待狂风破麝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然而南面的树枝都向着阳光,严寒中也不允许香气暗暗飘散。
水边稀疏的树影中只有月亮在浮动,山岭之外的孤独根茎上沾着薄霜。
北方的神没有理由让香气全部泄露,东方的春神为何如此巧妙地隐藏。
最好在花朵盛开时用羯鼓报春,不要等到狂风吹破了花香的囊袋。

注释

南枝:指向阳的一面,象征积极向上。
凝寒:寒冷凝结的时节。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羯鼓:古乐器,常用于庆祝和报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的《颐斋再作催梅诗次韵》,通过对南枝梅花的描绘,赞美了其坚韧不屈、向阳开放的品性。首句“但是南枝尽向阳”形象地写出梅花选择阳光的一面,展现出其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接下来的“凝寒未许暗传香”则强调了梅花在严寒中仍能散发香气,象征着其傲骨和清雅。

“水边疏影空浮月”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的疏影,显得孤独而优雅,与“岭外孤根浅带霜”呼应,进一步刻画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的独立姿态。诗人接着借“北帝无因全漏泄,东君何事巧遮藏”表达对梅花被忽视的惋惜,同时也赞美了梅花低调而不张扬的品质。

最后两句“好将羯鼓花前报,莫待狂风破麝囊”寓意深长,以羯鼓声比喻梅花绽放,期待它在适当的时机宣告春天的到来,而不是被狂风轻易摧残。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期盼。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颐斋诗筒急递次韵奉酬

一日怀人三阅秋,白鸥飞去水悠悠。

江山磨尽古今事,风雨送来天地愁。

蜗喜自沿商隐壁,燕归错认仲宣楼。

笛声只在栏干曲,须向西邻高处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端砚

中书为尚友,铁面迫人寒。

易得乌龙角,难逢紫马肝。

石英能比玉,歙好不如端。

曾记文闱内,蒙君青眼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蔡司业争公议而去诗以送之

此举朝廷系重轻,先生直以去为荣。

但令天下无邪党,不愿吾曹有令名。

模楷昔曾宗李氏,搢绅今尽说阳城。

是非公论从来定,少待前头风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嘲赴缘僧道

身在尘缘外,如何更趁缘。

僧堂清富贵,道院小神仙。

饭饱休持钵,丹成莫卖钱。

但能了生死,何必问苍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