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二)

郁郁金城山,上有千岁松。

峨峨马公墓,遇者怀孤忠。

全家碧血葬,遗碣苍苔封。

我来吊昔贤,林影斜阳红。

登山旷四瞩,遥接沧海东。

山石俨伏虎,铭者为俞公。

公当有明时,平倭著奇功。

载观没羽字,如见挥戈雄。

死者不复生,生者多庸庸。

至今沧海上,日夜生夷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城山上的千年古松和马公墓的景象,表达了对马公孤忠的怀念。马公全家为国捐躯,墓碑被青苔覆盖,诗人登高远眺,感受到历史的壮烈与沧海的辽阔。马公在明时曾有平定倭寇的功绩,诗中通过“没羽”字眼追忆他的英勇。诗人感叹生者庸碌,而英雄已逝,唯有沧海上的风声似乎还在述说着往昔的英勇事迹。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三)

南风吹不竞,洲上妾送郎。

北风多杀声,妾心为郎伤。

黯然天水碧,海色明斜阳。

悲歌平元曲,变徵何慨慷!

至今红螺洲,春草为不芳。

男儿不报国,愧死陈璧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四)

阳明昔抚虔,且战且讲学。

中离薛先生,举家侍讲幄。

犹子方登朝,死谏节已卓。

惜哉真铁汉,一疏官复削。

青衣拜节归,京尘手亲濯。

中离溪汤汤,中离山岳岳。

夜半闻钟声,谁欤实先觉。

维时讲良知,仁夫尤卓荦。

建策平交南,持节巩边朔。

斯诚阳明徒,边材独腾踔。

竟忤仇严归,风节更雄倬。

沧海今扬尘,边警喧鼓角。

不能事兵戎,何以兴礼乐?

斯材不可得,令我思悠邈。

斯材纵可得,欲出伤谣诼。

河流自西来,颓波日以浊。

三河河上坟,丰碑半残驳。

形式: 古风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五)

人生不得志,至为邑宰客。

客中太有人,埋没殊可惜。

有明板荡鞦,宗社墟闯逆。

草间偷活人,巍巍愧冠帻。

邑客尔何为,孤生奋一掷。

忠烈本性生,宁复关通秝?

至今古潮阳,义士名赫赫。

名流井泉香,血化井泉碧。

形式: 古风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六)

英雄未遇时,牢落无不有。

铁丐尔何来,孑身南北走。

问丐何姓名,仰天指其口。

陈平计固在,谁识相时久。

伟哉查孝廉,雪中呼与酒。

姓名不必知,知丐才不偶。

赠裘可以典,赠金可以受。

知我非常人,此意不可负。

一梦忽登天,大风吹尘垢。

双狮压腹背,金印忽在肘。

韩王得意事,第一报漂母。

施者虽无求,受者固不苟。

丐乎尔诚能,将迎亲拥帚。

昔时猎酒徒,衣绣此居守。

史祸为君脱,觞歌为君寿。

黄金不足报,报之以石友。

千古此两人,金石同不朽。

一曲雪中人,高唱铅山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