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一二首(其一○五)

尽力放不下,著力担不起。

将谓一物无,元是自家底。

见得自家底,心中大欢喜。

自兹家业兴,一举九万里。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哲理思考,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与修行的奥秘。

首句“尽力放不下,著力担不起”,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追求与执着之间的挣扎。一方面,人们总是试图抓住一切,不愿放手;另一方面,又常常感到负担过重,难以承受。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人类在面对欲望与责任时的普遍困境。

接下来,“将谓一物无,元是自家底”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的本质。诗人指出,人们往往以为自己失去了什么,但实际上,那些所谓的失去,不过是自己内心深处未曾察觉的一部分。这里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关注内心的真正需求,而非外在的物质或表象。

“见得自家底,心中大欢喜”,意味着当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质,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会从中获得极大的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并非来自于外界的给予,而是源于对自我认识的深刻体验。

最后,“自兹家业兴,一举九万里”表达了通过这样的自我发现和理解,个人的生命和事业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升。这里的“九万里”象征着无限的可能和广阔的前景,强调了自我觉醒对于个人成长和成就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生追求与内在自我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正的自我,从而实现心灵的成长与生活的丰富。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一二首(其一○六)

未达境惟心,起种种分别。

达境唯心已,分别即不生。

分别既不生,便舍外尘相。

形式: 偈颂

偈颂一一二首(其一○七)

放得下,好脱洒。放不下,牛拽杷。

堪笑诸方老古锥,打鼓说禅无尾把。

无尾把,不惊怕。不惊怕,可嗟讶。

解踏毗卢顶上行,不言亦自传天下。

形式: 偈颂

偈颂一一二首(其一○八)

归根得旨复何论,洞口秦人半掩门。

花落已随流水远,空留羃羃野云屯。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偈颂一一二首(其一○九)

玄沙白纸费封题,一听雷音万仞低。

慰释私怀已无量,那堪更唱逻罗哩。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