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歌(其二)

今夕何夕兮,露下庭荷。

今夕何夕兮,得与美人同歌。山有木兮,木有柯。

水有鸟兮,鸟有罗。

何接美人之慷慨兮,乃使我泪下而滂沱。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今夕歌(其二)》由明代诗人宗臣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

“今夕何夕兮,露下庭荷。” 开篇以问句形式,将读者引入一个特定的夜晚场景,露珠轻洒在庭院中的荷花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这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感知力,也暗示了情感的微妙波动。

“今夕何夕兮,得与美人同歌。” 继续深化情感层次,诗人与心爱之人共度良宵,歌声飘荡在夜空中,这份相聚的喜悦与浪漫,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情感的丰富性。

“山有木兮,木有柯。” 这一句借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山上有树木,树木上有枝柯,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条件或过程,需要去寻找和珍惜。

“水有鸟兮,鸟有罗。” 水面上飞翔的鸟儿,它们自由自在,但也有捕鸟的罗网等待着它们。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隐喻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与束缚,提醒人们在追求美好时要保持警觉。

“何接美人之慷慨兮,乃使我泪下而滂沱。”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面对美人慷慨的深情,诗人不禁泪如雨下。这不仅是情感的强烈表达,也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失去或难以触及的美好事物的深深遗憾。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情感的交织,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相遇的喜悦以及对情感的深刻体验。宗臣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使得这首《今夕歌(其二)》成为了一首富有感染力和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今夕歌(其三)

今夕何夕兮,日居月诸。

今夕何夕兮,得与美人同车。前有溪兮,溪有鱼。

后有园兮,园有蔬。

何接美人之佩环兮,乃使我气结而欷歔。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今夕歌(其四)

今夕何夕兮,飞鸟鸣禽。

今夕何夕兮,得与美人同斟。奉清醴兮,弹素琴。

荐上珍兮,扬华音。

何接美人之周旋兮,乃使我情结而沾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招隐词

归来乎山中,他乡莫久滞。

君莫虑无衣,山中有萝薜。

归来乎山中,他乡莫久系。

君岂虑无舟,山中有兰桂。

归来乎山中,他乡莫久延。

君岂虑无饮,山中有甘泉。

归来乎山中,他乡莫久羁。

君岂虑无玲,山中有紫芝。

形式: 古风

昔思君

昔君与我兮,同心结发。今君与我兮,参商胡越。

昔君与我兮,鸳鸯同池。今君与我兮,南北异枝。

昔君与我兮,月明星灿。今君与我兮,风流雨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