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韬庵太傅重宴鹿鸣》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通过诗句描绘了一位太傅再次参加鹿鸣宴的场景与心境。
首句“往事休论甲子前”,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暗示过去的事不必再深究,引出下文对当前事件的关注。接着“登科恰值中兴年”一句,点明了主人公在国家复兴之年考取功名,既表达了对个人成就的自豪,也暗含了对时代背景的感慨。
“千松磊砢终梁栋,一录流传重简编”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主人公比作坚韧不拔的松树,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其事迹被记录在史册之中,寓意深远,体现了对人才成长与历史贡献的重视。
“又被时人写名姓,本来忠孝是神仙”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在品德上追求忠孝之道,如同神仙一般高尚。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传统美德的推崇。
最后,“簪花正好凌霜菊,玉殿衔杯意自便”描绘了主人公在宴会中的从容与自在,以簪花与饮酒的场景,展现了其风度与内心的平和。同时,通过“凌霜菊”这一意象,进一步凸显了主人公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品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个人经历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国家复兴时期取得的成就与个人品质的高尚,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美德的颂扬和对个人成长历程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