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和向巨源送行韵

世事无穷生有涯,羞将白发对黄花。

一江秋水涵初雁,万里暮天飞落霞。

昔日自怜长作客,今朝方喜得还家。

尊前话别宁辞醉,后夜相思月满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世间的事物无穷无尽,人生却有尽头,我羞于在白发苍苍时面对秋花。
秋天的江水映照着初飞的大雁,傍晚的天空中飘落着万里的晚霞。
过去常常自怜,长久地作为旅人漂泊,今天才初次感到回家的喜悦。
举杯话别,我宁愿沉醉,因为明夜的思念将如满月洒在沙滩上。

注释

世事:世间的事情。
穷:无穷尽。
生:人生。
涯:尽头。
羞:感到羞愧。
白发:白头发。
黄花:秋菊花。
一江:一条江。
秋水:秋天的江水。
涵:包含。
初雁:初飞的大雁。
万里:遥远的。
暮天:傍晚天空。
飞落:飘落。
昔日:过去。
自怜:自我怜悯。
长作客:长久地作为旅人。
今朝:今天。
还家:回家。
尊前:酒杯前。
话别:话别。
宁辞:宁愿。
醉:喝醉。
后夜:明夜。
相思:思念。
月满沙:满月洒在沙滩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芾的《九日和向巨源送行韵》,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之情以及自我生命感悟的七言绝句。诗中表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世事无穷生有涯,羞将白发对黄花。" 这两句通过对比年华易逝和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深刻体会。"羞将白发对黄花"更是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忧虑,即到了老年才面对着花开的现实,感到无比的遗憾和不甘。

"一江秋水涵初雁,万里暮天飞落霞。"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景图,"一江秋水"与"万里暮天"构成广阔的空间,而"初雁"和"落霞"则在这广阔中增添了动态之美,这是对离别时光流转的写照,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苍茫感。

"昔日自怜长作客,今朝方喜得还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漂泊游子的自我怜悯,以及今日终于能够归家的喜悦。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即寻求心灵的栖息之地。

"尊前话别宁辞醉,后夜相思月满沙。" 最后的两句则是写诗人与友人的离别场景,以及在酒意朦胧中难以表达的离愁。"后夜相思月满沙"更是表现了深夜里对远方朋友的无限思念,月光如水,心绪千缕。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摹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谊,以及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二儿纳妇有感

老乘一障楚江滨,无奈星星鬓影新。

客里情怀那似旧,忙中日月不知春。

若为经岁抛泉石,犹把非才玷缙绅。

还尽此生儿女债,盍归林下作闲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二十八日出郊劝农陈泽民见示佳作因次来韵

雨多晴少恐妨农,相劝欣逢日出东。

烟蔼已收霄汉外,江山如在画图中。

相看且喜头俱白,一醉休辞颊暂红。

万事要从勤苦得,莫言丰歉在天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二公见和又成一首寄之

忆昔同台接胜游,相期端不愧清流。

一时人物存无几,百岁光阴挽不留。

老去只思陶靖节,向来尤叹薛居州。

亦闻聚首时倾倒,应笑衰翁守故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二月晦日劝耕石城三首(其三)

兀坐无聊赖,所期怀抱开。

偶驱千骑出,还得十朋来。

遣兴非无句,消愁亦有杯。

此心终不乐,祇是忆天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