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一)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溪水和山峰都笼罩在夕阳余晖之中。微风吹拂下,溪水荡起层层绿波,倒映在水中的楼台也仿佛在晃动,惊起了水面上的鸳鸯。溪水的两岸,只住着两三户人家,一枝娇艳的杏花从院墙上探出头来。
在杨柳掩映的溪边小路上,有人天天在那里徘徊观望。年年看柳絮飘飞,至今已经看了三次,离人为什么还不还乡?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此调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最多。
楼台影动:表明溪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绿波,而楼台的影子也如同晃动一般。
鸳鸯:一种情鸟,雌雄相依,形影不离,如同良侣。
柳绵:成熟了的柳叶种子,因其上有白色茸毛、随风飘舞如棉似絮而得名,又叫柳絮。
在古代水边杨柳往往是送别的场所。
离人:离别的人;离开家园、亲人的人。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溪山掩映斜阳里",展现了夕阳余晖洒在山水之间,景色恬淡而迷人。"楼台影动鸳鸯起",楼台倒映在水面,随着微风,连带鸳鸯也被惊动,增添了动感和生机。"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远处的村庄零星可见,红杏出墙,色彩鲜艳,春意盎然。

接下来的两句"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描述了蜿蜒的绿色杨柳堤旁的小路,暗示了主人公常常漫步溪边,流露出闲适与期待的心情。最后两句"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通过三次目睹柳絮飘飞,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远方离人的深深思念,但离人仍未归,情感含蓄而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寄托了词人对离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悠远。

收录诗词(13)

魏夫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玩,北宋女词人。乃曾布之妻,魏泰之姊。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亦无可考。的文学创作在宋代颇负盛名,朱熹甚至将她与李清照并提(《词综》卷二十五),亦在《朱子语类》卷一四零中云:“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曾著有《集》。现存作品仅有诗1首,咏项羽、虞姬事,题作《虞美人草行》(《诗话总龟》卷二十一);词10余首,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

  • 字:玉汝
  • 籍贯:封鲁国夫

相关古诗词

题妙庭观

九转凡成吞绛雪,霓旌缥缈升丹阙。

瑶池因到阿母家,笑傲壶中闲日月。

蟠桃一熟千年久,为君持献流霞酒。

不应移种上林春,红颜聊驻人间寿。

回首桑田几翻覆,世上黄粮犹未熟。

暂来仙馆拂尘埃,静对吟风几竿竹。

形式: 古风

挽薛艮斋(其一)

奥学传伊洛,平生尽此心。

多闻推子贡,一唯妙曾参。

知识皆文武,才猷冠古今。

斯人苦斯疾,吾党恨尤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挽薛艮斋(其二)

至理穷微妙,经纶特绪馀。

鄂城资豫备,淮甸得安居。

慨慷陆公奏,详明贾谊书。

今辰恨埋玉,恸哭满乡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早朝

鸣珂晓入奉天门,仰见宸居气象尊。

斗转星回新岁月,龙盘虎踞旧乾坤。

国威震叠边陲肃,帝泽汪洋浪井温。

雒邑镐京相对峙,万年周业付神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