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沈明臣的《谒于肃悯公墓》表达了对先贤于肃悯公的敬仰与怀念之情。首句“空山下马谒荒坟”,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寂静的山中停下马匹,前往荒凉的墓地拜谒的场景,显示出对逝者的庄重和虔诚。
“寝庙丰碑礼数存”进一步强调了对公墓祭祀仪式的严谨,即使墓地简陋,但对先人的纪念仍然保持着应有的礼仪和尊重。“敢信不移钟鼎日,便忘归赐镯镂恩”表达了诗人对公公生前功绩的肯定,即使岁月流转,他的忠诚和朝廷的恩赐仍铭记在心。
“松楸永閟孤臣骨,天地长依九庙魂”运用象征手法,以松树和楸木的永恒来寓意先人的精神将永远长存,而他的灵魂将与天地和宗庙共存,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哀思和敬仰。
最后,“门户谁怜房杜少,守祠闻说有云孙”以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名臣的后裔守护祠堂为典故,暗示于肃悯公家族的延续,表达了诗人对于肃悯公身后有人继续传承其遗志的欣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墓地的描绘和对先贤事迹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