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枯坟曾阅几兴亡,行客徘徊古道傍。
茅屋一间无处觅,可怜不似楚昭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诗人站在枯燥的坟墓前,回顾着过去的兴衰更替,而行者在古老的小道上徘徊流连,似乎在寻找什么已经消逝了的事物。
"茅屋一间无处觅" 这句表达了一种失落感和对历史的无力追寻。诗人提到楚昭王,用以比喻那些英雄事迹如今已不复存在,仅剩下这荒凉的茅屋,让人唏嘘。
整首诗通过对古墓和茅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消逝、英雄无踪的哀叹,以及个人在面对伟大过往时的渺小无力。语气沉郁,情感深长,是一首充满历史哲思的诗篇。
不详
妙处常存道岂高,个中得意自陶陶。
空堂寂寞丰碑在,观里何人复种桃。
一径萦纡夹粉墙,向来台馆化僧房。
周遭老木依然在,曾见刘家伪帝王。
双阙岧峣即是碑,天荒初破此娥眉。
行人来往手加额,解说当年旌表时。
一德由来可享天,东邻牛祭亦徒然。
荒凉到处游麋鹿,谁识郊坛八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