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蔡十四著作

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

安知蔡夫子,高义迈等伦。

献书谒皇帝,志已清风尘。

流涕洒丹极,万乘为酸辛。

天地则创痍,朝廷当正臣。

异才复间出,周道日惟新。

使蜀见知己,别颜始一伸。

主人薨城府,扶榇归咸秦。

巴道此相逢,会我病江滨。

忆念凤翔都,聚散俄十春。

我衰不足道,但愿子意陈。

稍令社稷安,自契鱼水亲。

我虽消渴甚,敢望帝力勤。

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

积水架三峡,浮龙倚长津。

扬舲洪涛间,仗子济物身。

鞍马下秦塞,王城通北辰。

玄甲聚不散,兵久食恐贫。

穷谷无粟帛,使者来相因。

若凭南辕吏,书札到天垠。

形式: 古风

翻译

贾谊痛哭之后,世间再无人能比。
谁能知道蔡夫子,他的情义超越常人。
他呈书拜见皇帝,心怀清白如风尘。
悲伤的泪水洒在皇宫,连皇帝也为之动容。
天地间满目疮痍,朝廷需要正直的臣子。
奇才不断涌现,国家的道路日渐更新。
他在蜀地遇见知音,心情得以舒展。
主人在官署去世,棺木被送回咸秦。
在巴道上相遇,我病重在江边。
想起凤翔都的时光,相聚离别已十年。
我衰老无足挂齿,只希望你能表达心意。
稍稍让国家安定,你我如同鱼水深情。
我虽病重,不敢奢求皇上的力量。
仍思念未朽的骨头,再次见到农耕的百姓。
洪水淹没三峡,龙舟依靠长津浮起。
在洪涛中驾驶小船,你以身济世。
骑马穿越秦塞,直达王城连北辰。
身穿黑色战甲的士兵聚集,长久征战恐粮草匮乏。
深谷中缺乏粮食布匹,使者前来求助。
如果能依赖南方官员,书信送到天边。

注释

贾生:指贾谊。
恸哭:极度悲痛的哭泣。
蔡夫子:未知具体人物,可能指有高尚品德的人。
高义:高尚的节义。
皇帝:古代中国的最高统治者。
清风尘:形容心地纯洁。
丹极:皇宫的代称。
万乘:古代对帝王的尊称。
创痍:创伤, 破败。
正臣:正直的臣子。
异才:非凡才能的人。
周道:比喻国家的政策或道路。
使蜀:出使蜀地。
别颜:分别时的表情。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咸秦:泛指秦国或长安。
病江滨:病重在江边。
凤翔都:古地名,今陕西凤翔。
聚散:相聚与分离。
俄:不久。
稍令:稍微使……。
社稷:国家。
鱼水亲:比喻君臣关系亲密。
消渴甚:病重口渴。
未朽骨:指遗留在世的名声。
耕桑民:从事农耕和纺织的百姓。
积水:形容洪水。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
浮龙:比喻龙舟。
长津:长河。
舲:一种小船。
仗子:依靠你。
王城:首都。
北辰:北极星,象征皇帝。
玄甲:黑色战甲。
兵久食恐贫:长期战争可能导致粮食短缺。
使者:传达命令或信息的人。
相因:互相依赖。
南辕吏:南方的官员。
天垠:天边, 边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别蔡十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开篇即以贾生之悲痛作为铺垫,表达了朋友离别后的孤独与失落。贾谊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文才著称,但在这里可能更多地代表了一种文化精神和高洁的人格。

“安知蔡夫子,高义迈等伦。”诗人通过提及古代的蔡夫子(蔡泽),强调了对高尚道德的追求,以及这种品行在当时社会中的罕见。

“献书谒皇帝,志已清风尘。”这里的“献书”可能指的是向皇帝进呈自己的著作或建议,表明诗人心中所怀抱的大志和对国家的忠诚。

“流涕洒丹极,万乘为酸辛。”诗人用鲜血滴落、万马奔腾来形容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这种情感之强烈,如同天地间的创痛。

以下几句:“异才复间出,周道日惟新。使蜀见知己,别颜始一伸。”诗人期望那些有才能的人能够再次出现,并希望自己的友人能够理解自己,就像古代的周公旦一样日新月异。

“主人薨城府,扶榇归咸秦。巴道此相逢,会我病江滨。”这里诗人提到自己在蜀地(今四川一带)的生活,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切,如同遇到了知音。

接下来的几句:“忆念凤翔都,聚散俄十春。我衰不足道,但愿子意陈。稍令社稷安,自契鱼水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心。

最后几句:“我虽消渴甚,敢望帝力勤。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积水架三峡,浮龙倚长津。”诗人虽然身体羸弱,但仍然希望皇帝能够勤勉国事,同时他也在关心百姓的生活,如同积水成渊、巨龙戏水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和国家命运的反复强调,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高远志向。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别赞上人

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

我生苦漂荡,何时有终极。

赞公释门老,放逐来上国。

还为世尘婴,颇带憔悴色。

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

异县逢旧友,初忻写胸臆。

天长关塞寒,岁暮饥冻逼。

野风吹征衣,欲别向曛黑。

马嘶思故枥,归鸟尽敛翼。

古来聚散地,宿昔长荆棘。

相看俱衰年,出处各努力。

形式: 古风

君不见简苏徯

君不见道边废弃池,君不见前者摧折桐。

百年死树中琴瑟,一斛旧水藏蛟龙。

丈夫盖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

何恨憔悴在山中,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

形式: 古风

听杨氏歌

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

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

江城带素月,况乃清夜起。

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

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宫徵。

勿云听者疲,愚智心尽死。

古来杰出士,岂待一知己。

吾闻昔秦青,倾侧天下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呀鹘行

病鹘孤飞俗眼丑,每夜江边宿衰柳。

清秋落日已侧身,过雁归鸦错回首。

紧脑雄姿迷所向,疏翮稀毛不可状。

强神迷复皂雕前,俊才早在苍鹰上。

风涛飒飒寒山阴,熊罴欲蛰龙蛇深。

念尔此时有一掷,失声溅血非其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