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贺魏彦成郎中

扶桑日出天开关,江南太守初赐环。

鸳行旧班三尺脚,踏他龙尾回天颜。

是日奏对惊众目,措国不动安如山。

为郎画省非常调,民曹金谷徒烦要。

江淮久郁鸾凤姿,一飞宜上青云表。

政使垂绅坐庙堂,南北封疆谈笑了。

君不见河南魏弱翁,治行声闻九天上,汉室中兴拜丞相。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寄贺魏彦成郎中》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描绘了对魏彦成郎中的赞誉与祝贺。诗中以“扶桑日出天开关”开篇,形象地展现了魏彦成郎中晋升江南太守的荣耀时刻,如同日出东方,开启新章。接着,“鸳行旧班三尺脚,踏他龙尾回天颜”,通过比喻,赞美魏郎中在官场上的稳健步伐和威严形象。

“是日奏对惊众目,措国不动安如山”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魏郎中在朝廷上的卓越表现,即使面对众人的瞩目,也能保持沉稳,犹如大山般稳固。接下来,“为郎画省非常调,民曹金谷徒烦要”,则表达了魏郎中不仅在政务上有非凡的才能,更在民生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江淮久郁鸾凤姿,一飞宜上青云表”两句,运用了鸾凤高飞的比喻,预示着魏郎中将有更大的作为,如同凤凰展翅,直冲云霄。最后,“政使垂绅坐庙堂,南北封疆谈笑了”,描绘了魏郎中在政治舞台上的从容不迫,无论是在庙堂之上还是边疆之地,都能轻松应对,展现出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

整首诗通过对魏彦成郎中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其才华、品德以及未来成就的高度期待与赞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魏彦成知郡寄惠漂布

江南渡头浣纱女,年年舟上织白苧。

织成还自漂江沙,女手纤纤白于布。

水边时有钓渔人,何异淮阴漂轻絮。

一饭能识韩将军,不负平生名漂母。

州西寒士衣百结,太守怜渠心甚切。

为作絺衣倒接篱,炎官火伞方张设。

恨无青丝白玉鞭,醉骑白马踏江月。

谁知南国任公子,留待深冬禦霜雪。

形式: 古风

题向宣卿伊山有裕堂

伊山连属朱陵村,公来力扫衡山云。

便令筑堂隐其下,万竹绕堂松作门。

此公文简四叶孙,奇谋远略世所闻。

胸中磊砢著千古,云梦岂止八九吞。

忆昔荆湖盗初起,乞得两郡西南奔。

至今衡阳道州政,父老出涕犹能言。

负材杰异众所忌,使者不便仍谤諠。

宗闵羞作南山虎,李斯却忆东门兔。

壁后置人谁不知,倾身障簏情已具。

何曾日食一万钱,犹言举案无下箸。

贪嗔俱是可怜人,百忧缠身谁得汝。

请君听我伊山行,九疑洞庭皆可耕。

清风不用一钱买,时有明月窥檐楹。

其中广莫几万里,宠辱微物安能惊。

自非胸怀有本趣,其气激烈何由平。

安得中郎捋须手,唤起桓伊来抚筝。

形式: 古风

题刘知县后隆堂

五季列壤争未休,庸儿崛起操锄耰。

朝为吴臣暮归楚,黥髡盗贩更据州。

君家大傅出奇策,气压百万奸夫谋。

一朝谈笑解纷乱,辞爵却归东海头。

自言其后必隆盛,庆源远与江河流。

昔时杨宝所活一黄雀,犹能四叶清德传至彪。

又闻何敞阴功唯治狱,天遣使者赐策何其优。

有如大傅安堵十万户,宜令后世衮衮生公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赠别刘文卿

丞相诸孙早相见,子独羁游未识面。

忽骑瘦马夜敲门,始得此郎如小阮。

通都大邑多豪英,乃走穷山访微贱。

匆匆未暇世论文,会看落笔知关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