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夜投献座主

辟开公道选时英,神镜高悬鉴百灵。

混沌分来融间气,欃枪灭处炫文星。

烛然兰省三条白,山束龙门万仞青。

圣教中兴周礼在,不劳干羽舞明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公正选拔英才显威,神圣镜子照万物
混沌初开融合天地之气,厄运之星消失显文曲星光明
明亮的烛光照亮尚书省,万仞高山围拢如龙之门
圣人教化复兴周礼,无需再舞动干戈羽扇于明亮的殿堂

注释

辟开:开创。
公道:公正。
选时英:选拔优秀人才。
神镜:神圣的镜子。
鉴:照见。
百灵:万物。
混沌:宇宙初开时的混沌状态。
分来:分离出来。
融:融合。
间气:天地之气。
欃枪:古代的一种凶星,象征灾难。
炫:显现。
文星:象征文才的星。
烛然:烛光明亮。
兰省:尚书省,古代官署名。
三条白:指尚书省的官员众多。
山束:山势环绕。
龙门:比喻仕途的高门。
万仞青:形容山高。
圣教:圣人的教化。
中兴:复兴。
周礼:周朝的礼制。
干羽:古代舞蹈中使用的道具,象征和平。
舞明庭:在明亮的殿堂中舞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深夜里向上级呈送自己的文章,表达了对文学和学术的追求,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全诗采用了典故和象征,将作者比作能辟开公正之道、选择英才的人物。

"辟开公道选时英" 表示作者在选拔人才方面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标准,能够发现和培养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神镜高悬鉴百灵" 则是用了神话中的宝镜来比喻诗人对人才的识别能力,如同神镜能照见万物,作者也能洞察人心。

"混沌分来融间气" 和 "欃枪灭处炫文星" 描述的是宇宙初开时的混沌状态,以及万物各归其位的情景。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文章能够像光芒一样照亮黑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力。

"烛然兰省三条白" 可能是指作者的作品如同洁白无瑕的丝绸,"山束龙门万仞青" 则可能是在形容文章的气势磅礴,如同山间的巨龙一般强大而不屈。

最后两句 "圣教中兴周礼在,不劳干羽舞明庭" 表示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复兴古代圣人的教诲和周朝的礼仪,而这种追求并非轻率之举,而是基于深思熟虑的努力和实践。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个人才华、国家文化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是一篇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

收录诗词(32)

殷文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桂郎,一说又名举(见《宋类苑》 [2] )。初居九华,刻苦于学,所用墨池,底为之穿。与杜荀鹤、顾云友善。能诗,著述甚富。有《登龙集》、《冥搜集》、《从军稿》等,惜多散逸。子殷崇义,仕南唐,亦以诗文名世

  • 字:表儒
  • 籍贯:池州青阳
  • 生卒年:?~920年

相关古诗词

览陆龟蒙旧集

先生文价沸三吴,白雪千编酒一壶。

吟去星辰笔下动,醉来嵩华眼中无。

峭如谢桧虬蟠活,清似缑山凤路孤。

身后独遗封禅草,何人寻得佐鸿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贺同年第三人刘先辈咸辟命

甲门才子鼎科人,拂地蓝衫榜下新。

脱俗文章笑鹦鹉,凌云头角压麒麟。

金壶藉草溪亭晚,玉勒穿花野寺春。

多愧受恩同阙里,不嫌师僻与颜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道者朝见后归山

暂随蒲帛谒金銮,萧洒风仪傲汉官。

天马难将朱索绊,海鳌宁觉碧涛宽。

松坛月作尊前伴,竹箧书为教外欢。

神鼎已乾龙虎伏,一条真气出云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