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用东城休字诗韵

野人心幽迹亦幽,短发白照湖波秋。

贤才固不在散地,吾道已付于沧洲。

手中自保一竿玉,世上万事如浮沤。

江湖既远不足问,岁月云往谁能留。

君不见长安得意者,朝腰金,暮围玉,名位岂肯卑微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作品,以"休"字为韵脚,描绘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首句“野人心幽迹亦幽”,写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隐逸,身处自然之中,心境清幽。接下来的“短发白照湖波秋”描绘出一幅秋日湖边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白发映照水面,流露出岁月的痕迹。

诗人认为真正的贤才并不受限于世俗地位,“贤才固不在散地”,表达了对人才价值的独立判断。他将自己的人生道路寄托在“沧洲”,即水边之地,象征着隐逸和淡泊。诗人强调“手中自保一竿玉”,意指保持自我节操,视世间万物如过眼云烟,唯有内心之玉(可能指高尚品德)最为珍贵。

“江湖既远不足问,岁月云往谁能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最后,诗人以长安得意者的奢华生活为反衬,讽刺了那些追名逐利之人,他们朝夕之间的荣华富贵并不能长久,而自己的选择却是“名位岂肯卑微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沈周超脱世俗、坚守内心的精神风貌,具有浓厚的隐逸文化气息。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题画

高春暝色动,北垞返轻舟。

古木辞群叶,微波映远洲。

凉云号一雁,夕榜拂双鸥。

酒散襟裾爽,琴清徽玉秋。

因之写高致,得似晋风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为匏庵临秋山晴霭卷

匏系庵中春晡晡,拂几试展秋山图。

烟霏惨淡墨痕里,远濑百折沙萦纡。

峦容江色开浩荡,扁舟雁鹜人惊呼。

长安药叟造此观,气味自是营丘徒。

其人已化其迹在,流世直欲千金沽。

绝无粉黛假颜色,俗眼曾不留须臾。

庵中主翁谁赏识,对我但道今难摹。

不应莞尔领翁意,儗笔远甚成嗟吁。

古人妙地学始见,已信邯郸非易趋。

朱繇道子固有说,妄意自笑西家愚。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题春云山色图

江上春晴啼竹鸠,白云狼籍未全收。

或教山好忽然去,故要树深终日留。

其意不知何物命,老夫还悟此生浮。

与君浩荡论胸次,把笔因之作幻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画

高蹑千仞冈,身超傲卑迹。

下俯见城郭,云霞乘履舄。

欲拉浮丘公,相与话畴昔。

东南有飞鹤,目眦入秋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