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得子与书

亦有华阳在,谁其汗漫游。

书传天目雨,客到秣陵秋。

江远芙蓉细,山低蟋蟀幽。

此怀吾不浅,直欲醉丹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渡江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亦有华阳在,谁其汗漫游”,以“华阳”象征隐居之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谁其汗漫游”则暗示了这种生活状态的难以实现,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失落感。

颔联“书传天目雨,客到秣陵秋”,通过“书传”和“客到”两个场景,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巧妙地融入其中。天目山的雨声和南京的秋色,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过往经历和远方友人的思念。

颈联“江远芙蓉细,山低蟋蟀幽”,进一步展现了渡江途中所见的细腻景色。江水悠长,远处的芙蓉花显得格外细小;山势低矮,夜间的蟋蟀叫声显得格外幽静。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尾联“此怀吾不浅,直欲醉丹丘”,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心境的描述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里的“丹丘”常被用来指代神仙居住的地方,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句曲七夕大雨不得子与消息怪之

七夕凭谁问,双星柰尔何。

劫来行暮雨,早已失天河。

不见停梭去,宁知乞巧多。

盈盈一水者,人世更磋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江上闻明卿量移南康二首(其一)

复得南康信,匡芦遂尔狂。

诗仍官长骂,名或簿书强。

暮雨湘潭近,秋风楚塞长。

江流如可返,为我到浔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江上闻明卿量移南康二首(其二)

西望楚天碧,茫然空暮霞。

寸心隔江海,双泪满蒹葭。

白鹿谁为客,青山尔即家。

武陵溪尚在,不必种桃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燕子矶

解佩挂萝薜,翩翩凌紫氛。

乾坤双眼尽,南北一江分。

麋鹿散秋草,牛羊下夕云。

瑶华如可拾,即此好遗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