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湖舟中送牧翁之新安

梦里招招画舫催,鸳湖鸳翼若为开。

此时对月虚琴水,何处看云过钓台。

惜别已同莺久驻,衔书应有燕重来。

只怜不得因风去,飘拂征衫比落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梦中画舫急促地催促,鸳鸯湖上的鸳鸯如何能展翅飞翔。
此刻对着明月,琴声在水面空荡荡,不知在何处能欣赏云彩飘过钓鱼台。
离别之情如同黄莺长久停留,期待着书信如燕子再次飞来。
只可惜不能随风而去,衣襟飘动的样子仿佛落梅纷飞。

注释

梦里:在梦中。
招招:急促的样子。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鸳湖:鸳鸯湖。
鸳翼:鸳鸯的翅膀。
虚琴水:琴声在寂静的水面回荡。
过钓台:从钓鱼台前经过。
惜别:依依惜别。
莺久驻:黄莺长时间停留。
衔书:带来书信的燕子。
燕重来:燕子再次飞来。
因风去:随风飘走。
征衫:远行者的衣服。
落梅:飘落的梅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别离时的情景,诗人在梦中似乎听到舫子的声音,催促着某种行动的开始,而那鸳湖上的鸳翼则如同大门敞开。现实中,诗人面对着月光下的琴声与水波,与远方的云朵相望,心中充满了思念。

诗中的“惜别”表达了对即将离去之人的不舍,时间似乎停滞在久驻的情感之中。而“衔书应有燕重来”则透露出一丝期待,希望通过书信的方式与远方的人保持联系,且期盼他们能够再次相聚。

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随风而去追寻心中的自由和渴望的无奈,以及对那不断飘落的梅花般的征衫(古代行军时士兵外出征战,家人为其缝制战袍,故称“征衫”)感到怜悯。整首诗充满了对远方人的思念和不舍,以及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旅行的向往。

收录诗词(228)

柳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陌上花(其一)

陌上花开照版扉,鸳湖水涨绿波肥。

班骓雪后迟迟去,油璧风前缓缓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其二)

陌上花开一片飞,还留片片点郎衣。

云山好处亭亭去,风月佳时缓缓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其三)

陌上花开花信稀,楝花风暖飏罗衣。

残花和梦垂垂谢,弱柳如人缓缓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奉和黄山汤池留题遥寄之作(其一)

素女千年供奉汤,拍浮浑似踏春阳。

可怜兰泽都无分,宋玉何繇赋薄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