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素女千年供奉汤,拍浮浑似踏春阳。
可怜兰泽都无分,宋玉何繇赋薄装?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柳是所作,名为《奉和黄山汤池留题遥寄之作(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素女千年供奉汤”一句,以神话传说中的素女形象,衬托出黄山汤池的古老与神秘,以及它被世代供奉的珍贵。这里的“千年”二字,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悠久,更映射出了诗人对这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
“拍浮浑似踏春阳”一句,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出汤池水波荡漾的生动画面。“拍浮浑”形象地传达了水面的活力,“似踏春阳”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而明媚的季节氛围中,与“千年供奉”的肃穆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可怜兰泽都无分”一句,转折出现,诗人的情感由敬畏转为哀愁。这里的“兰泽”指代着黄山的泉水,而“都无分”则表达了诗人对这自然之美无法占有和分享的遗憾。
最后,“宋玉何繇赋薄装?”一句,通过引用古人宋玉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不逮时世、无处施展的感慨。“薄装”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落差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黄山汤池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清代文学中常见的意境与情怀交织的艺术风格。
不详
浴罢汤泉粉汗香,还看被底浴鸳鸯。
黟山可似骊山好?白玉莲花解捧汤。
睡眼朦胧试浴身,芳华竟体欲生春。
怜君遥噀香溪水,兰气梅魂暗着人。
旌心白水是前因,觑浴何曾许别人?
煎得兰汤三百斛,与君携手祓征尘。
素瑟清尊迥不愁,柁楼云物似妆楼。
夫君本自期安桨,贱妾宁辞学泛舟。
烛下乌龙看拂枕,风前鹦鹉唤梳头。
可怜明月将三五,度曲吹箫向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