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春草

绿闹春残,红衔蕊少,水流依旧平堤杳。

东风杨柳挂愁丝,杏花只送啼鹃老。

燕子飞飞,征帆渺渺,天涯尽是王孙草。

昼长屏掩博山寒,烟光日日屏前绕。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春草》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情感,充满了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首先,“绿闹春残”,春色虽已渐逝,但绿色依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展现出春天生命力的顽强。接着,“红衔蕊少”,花朵虽已凋零,但仍有少量花瓣点缀枝头,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紧接着,“水流依旧平堤杳”,流水潺潺,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而“平堤杳”则营造出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

“东风杨柳挂愁丝,杏花只送啼鹃老。”这两句通过东风、杨柳、愁丝、杏花、啼鹃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杨柳随风飘动,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忧愁;杏花开放,却只能陪伴啼鹃老去,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燕子飞飞,征帆渺渺”,燕子在空中自由飞翔,象征着自由与希望;而远处的征帆则代表了远方的旅程与追求,两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天涯尽是王孙草”,天涯海角,到处都是离人之草,暗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昼长屏掩博山寒,烟光日日屏前绕。”白天漫长,屏风遮挡,室内显得格外寒冷,烟雾缭绕,日复一日地围绕在屏风周围,既表现了室内的静谧与孤独,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单调。

整体而言,《踏莎行·春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孤独生活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98)

沈宜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字:宛君
  • 籍贯:苏州府吴江
  • 生卒年:1590—1635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

雪乱杨花,豆圆梅子,帘前渐觉消春意。

东风特为送春来,又教春去愁难避。

迟日窥帘,晴花落地,游丝拂逼行人袂。

平桥■绿自流红,莺声欲向斜阳醉。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寒食悼女

梅萼惊风,梨花谢雨,疏香点点犹如故。

莺啼燕语一番新,无言桃李朝还暮。

春色三分,二分已过,算来总是愁难数。

回肠催尽泪空流,芳魂渺渺知何处。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临江仙.对雪忆君晦寄六妹

窗外萧萧疏竹响,一帘柳絮轻飘。

暮寒庭院逼琼瑶。谢家芳玉树,相对在梅梢。

团扇空思歌白紸,湘天雁语无聊。

自怜杯酒独寒宵。故乡今夜月,剡曲泛舟还。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蝶恋花(其一)桂

蟾兔清辉浮碧树。帘榭横枝,恍惚淹留处。

画出淮南招隐谱。光寒却趁幽芳注。

叶底金鹅愁欲曙。蠹饵■■,以滴庐山露。

汉殿灵波奇艳吐。风来云外飘香暮。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