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子香近.雨夜书感

静数铜龙,莲漏刚三点。

细雨飒飒敲窗,银烛和谁剪。

桐花薄试红绵,不似西风飐。算到底、春宵比秋暖。

心上事,且付与,南楼雁。锦浪桃花,都道水深情浅。

谁识焦心,绿蜡笺长不能展。玉女应回笑电。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荔子香近·雨夜书感》。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静数铜龙,莲漏刚三点",铜龙和莲花漏滴声,暗示时间已至深夜,诗人独自静坐,心境宁静。"细雨飒飒敲窗,银烛和谁剪",细雨轻敲窗户,烛光摇曳,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

"桐花薄试红绵,不似西风飐",用桐花和轻柔的红绵比喻雨中的景色,与西风相比,更显温婉。"算到底、春宵比秋暖",进一步强调了春夜的温暖,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愁绪。"心上事,且付与,南楼雁",将心事寄托于南飞的大雁,希望它们能传递自己的情感。

"锦浪桃花,都道水深情浅",借锦浪桃花和流水,表达对深情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谁识焦心,绿蜡笺长不能展",焦心之事无人理解,只能在绿色蜡纸上书写,却无法舒展,透露出诗人的苦闷和压抑。最后以"玉女应回笑电"收尾,可能寓意着期待得到某种解脱或回应,但又带着一丝无奈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夜的景象,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梦玉人引.楼望

画楼东。又翠幕卷,晚来风。

绿叶采稊,露桃犹滴香红。

万蝶围春,引钿车骄马如龙。

黯黯碧云,见新月如弓。

近来疏懒,无一叶书字寄南鸿。

寸寸相思,玉荷心字香中。把酒吴红豆,酬诗苏紫。

别来意,料难瞒一点犀通。

形式:

兰陵王.午诒赋此调寄宝生,奉同一首,后阕为薛四发也

海天碧。春雨江南送客。

离筵畔,红杏满枝,转盼新烟过寒食。

衡阳雁向北,不带湘人尺帛。

春申浦,波嫩草香,犹认骄骢旧行迹。

高斋未寥寂,纵不见韦三,犹见秦七。

碧桃花下黄藤席。

还睥睨当世,酌商千古,西窗残烛一剪蜜,替垂泪何益。

今夕是何夕。

且近倚吴歌,遥和湘瑟,吹笙露下双鬟湿。

自薄倖归去,懒亲钗泽。明珠为泪,共夜雨,枕畔滴。

形式:

角招

粉墙侧。双珠树,有心做弄霞雪,玉柯相纠结。

二赵二乔,芳意亲切。

东风寒涩,让女弟娇强先发,早已魂消姑射。

还留半袭绯衣,待昭阳倾国。清绝。露苔粉渍。

瑶台月下,更讶燕支湿。

尹邢轮侍栉,晚嫁飞琼,堪人怜惜。

红红白白,直看到绿阴时节。

细数三分春色,一分白,一分红,一分碧。

形式:

千秋岁引.此调出于高丽乐府,句法有回鸾舞凤之致,收句以促拍赴之,最难兜住。戏成四阕,以娱长夜,玉溪《锦瑟》之遗也(其一)

去年秋后,总是愁时候。走马章台怕回首。

将离花劝将离酒。相思泪落相思豆。

北来鸿,东来鲤,今年又。算念得何郎诗上口。

算携得荀郎香满袖。欲把平原买丝绣。

令人愁是春山皱。令人喜是秋波溜。喜也彀。

愁也彀。争消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