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渔竿

不把渔竿不灌园,策筇吟绕绿芜村。

得争野老眠云乐,倍感闽王与善恩。

鸟趁竹风穿静户,鱼吹烟浪喷晴轩。

何人买我安贫趣,百万黄金未可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不再垂钓也不耕种,拄着竹杖漫步在绿色村庄。
怎能不羡慕隐士云游之乐,更感激闽王给予的善意恩典。
鸟儿顺着竹林风穿越静寂门户,鱼儿在烟雾中跃出水面喷向晴空。
谁会买下我这安于贫穷的乐趣呢,纵然百万黄金也无法衡量。

注释

不:否定。
灌园:耕种田园。
策筇:拄着竹杖。
绿芜村:绿色的乡村。
争:羡慕。
野老:隐士。
眠云乐:云游之乐。
善恩:善意的恩典。
穿:穿越。
静户:寂静的门户。
喷:跃出。
晴轩:晴空的窗户。
何人:谁。
安贫趣:安于贫穷的乐趣。
未可论:无法衡量。

鉴赏

诗中“不把渔竿不灌园,策筇吟绕绿芜村”两句,描绘了诗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渔竿即钓鱼用的竹竿,这里比喻着诗人的生活方式,而“灌园”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浸润和享受。策筇,即竹制的工具,用以耕作田地,吟绕绿芜村,则展现了诗人在田间劳作时的心境与情趣。

接下来的“得争野老眠云乐,倍感闽王与善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这里的“野老”可能是指隐居山林之人,“眠云乐”则形象地描述了他们超脱尘世的幸福状态。而“闽王与善恩”则是历史上的美好记忆,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鸟趁竹风穿静户,鱼吹烟浪喷晴轩”两句,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鸟儿在竹间穿梭,风随之入户,营造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而“鱼吹烟浪喷晴轩”,则是对水域生活的一种诗意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

最后,“何人买我安贫趣,百万黄金未可论”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诗人认为自己的宁静生活,即使用百万黄金也无法衡量其价值,这里体现出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超脱和精神追求的坚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好的享受与向往,以及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越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漠漠沈沈向夕晖,苍梧巫峡两相依。

天心白日休空蔽,海上故山应自归。

似盖好临千乘载,如罗堪剪六铢衣。

为霖须救苍生旱,莫向西郊作雨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公子行

十五辕门学控弦,六街骑马去如烟。

金多倍著牡丹价,发白未知章甫贤。

有耳不闻经国事,拜官方买谢恩笺。

相如谩说凌云赋,四壁何曾有一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劝酒

休向尊前愬羽觥,百壶清酌与君倾。

身同绿树年年老,事比红尘日日生。

六国英雄徒反覆,九原松柏甚分明。

醉乡路与乾坤隔,岂信人间有利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双鹭

双鹭雕笼昨夜开,月明飞出立庭隈。

但教绿水池塘在,自有碧天鸿雁来。

清韵叫霜归岛树,素翎遗雪落渔台。

何人为我追寻得,重劝溪翁酒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