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桃

剪彼十围木,架此百尺梁。

十围不加大,百尺不加长。

胡为被锦绣,空尔饰文章。

根断肤已剥,至朽不复昌。

食桃弃其核,下与粪坏藏。

雨露之所濡,发生乃微芒。

回首枝干大,冉冉出我墙。

开花又结子,意态何煌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食桃》以桃为喻,寓含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描述桃树的成长过程和桃子的食用,反映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以及对事物表象与本质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剪彼十围木,架此百尺梁”,形象地描绘了桃树从幼小到成长的过程,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渐进性。接着,“十围不加大,百尺不加长”则指出事物在一定阶段内,其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暗示了成长的阶段性特征。

“胡为被锦绣,空尔饰文章”一句,诗人借桃子的美丽外表,比喻事物表面的华丽往往掩盖了内在的真实价值,提醒人们不应仅凭外在来评价事物。随后,“根断肤已剥,至朽不复昌”进一步强调了事物内在基础的重要性,指出根基受损将导致整体衰败,无法恢复生机。

“食桃弃其核,下与粪坏藏”通过食用桃子后遗弃桃核的行为,隐喻了人们往往只关注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和积累的重要性。最后,“雨露之所濡,发生乃微芒”描绘了桃树在雨水滋润下的微小生长,象征着事物在适宜环境下能够逐渐壮大。而“回首枝干大,冉冉出我墙”则展示了桃树最终突破限制,展现出勃勃生机,寓意着经过努力和时间的积累,事物能够达到新的高度。

“开花又结子,意态何煌煌”作为结尾,赞美了桃树繁花似锦、果实累累的状态,表达了对生命力旺盛、成果丰硕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对桃树成长过程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法则,以及对内在价值、长远发展和积累重要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出郭

出郭十里馀,苍莽迎远目。

桑枝强峥嵘,榆柳已先秃。

谁言禾黍熟,饥鸟不满腹。

平时想郊居,至此思邑屋。

北风吹层阴,冉冉白日速。

及归已云暮,景色异初瞩。

去年十二月,踏雪兹往复。

嗟今再见冬,回首如信宿。

形式: 古风

太守视新堂

遥遥元崇胄,蔼蔼东州守。

留心学校事,遇我在僚友。

蔽空起新堂,鼛鼓百夫走。

枉驾亲视之,丁宁到榱枓。

北风沙眯眼,伫立相与久。

宴我登哦亭,推我居席首。

初尝百花酿,肴蔌无不有。

是日十月中,新霜脱人肘。

醺酣一消铄,和气回物朽。

昔人歌鲁侯,在泮尝饮酒。

我今作此诗,亦以缀厥后。

美哉姚侯政,岂弟民父母。

此诗所不歌,先已载民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日月

月行一何速,暂上青山还复落。

众星厥弛不肯休,参横毕直争头角。

日行比月更疾驰,一日一夜绕天围。

光辉所烛万里同,墙边炙背快老翁。

形式: 古风

孤雁

空城夜已寂,一雁度云端。

汀洲亦可止,何不怯霜寒。

岂非防暗祸,惊矫失自安。

孤音诉明月,天高路漫漫。

以鹑置怀袖,比汝乏羽翰。

蒙恩傍温暖,岂念宵征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