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叶硕父画卷二首(其一)

扁舟欲向山阴去,端为林泉作此行。

不独卷中携栗里,还于句里得渊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诗人乘坐扁舟前往山阴,旨在探访自然与隐逸之美的场景,展现了对林泉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隐士生活的追慕。诗中的“端为林泉作此行”表达了诗人此行的真正目的,即为了追寻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而“不独卷中携栗里,还于句里得渊明”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不仅在实际的旅行中寻找自然之美,更在心灵深处找到了与古代隐士陶渊明的精神共鸣。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实现。

收录诗词(127)

陈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赤城居士

  • 字:子高
  • 籍贯: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81—1137

相关古诗词

题叶硕父画卷二首(其二)

风烟幻出元晖画,林壑天然硕父诗。

只似无心云出岫,轮囷萧索更多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张文潜画帖(其一)

此老从来马如狗,却笑蹇驴难朝天。

聊尔据鞍犹觅句,想知行处似乘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张文潜画帖(其二)

官曹文书堆满床,愦愦度日孤昼长。

安得如彼二三子,抱琴挟策置我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何伯言画

何子画山心极苦,不画山林画其趣。

不知此绢厚几许,隐隐深入疑有路。

去年持此干贵权,数幅得官仍得钱。

平民常产卖有尽,笔端有产无穷年。

而今东绢知何数,不为水墨为襦裤。

我怜何子老更痴,平民皆饱汝独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