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杂诗(其二)

束发好鼓琴,自谓甚易工。

初得一声似,旷若意已通。

学之既十年,兹理弥无穷。

吾未忘吾手,焉令诸有空。

乳泉滴幽洞,箐木含远风。

至音非可求,只在天然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弹琴杂诗(其二)》由清代诗人张梁所作,通过描绘弹琴的过程和体验,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诗的开篇“束发好鼓琴,自谓甚易工”,以“束发”这一青少年时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自小便对音乐抱有浓厚的兴趣和热爱,认为弹琴是一件容易掌握的艺术技能。接下来,“初得一声似,旷若意已通”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初学时的体验,仿佛在琴声中找到了某种共鸣,心灵得到了释放和沟通。

随后,“学之既十年,兹理弥无穷”表明诗人经过十年的不懈学习,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入,发现其中的道理无穷无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诗人强调“吾未忘吾手,焉令诸有空”,表达了自己对技艺的执着追求,不会因为任何困难而放弃,同时也提醒自己要不断充实自我,不让任何知识或技能变得空洞无物。

最后,“乳泉滴幽洞,箐木含远风”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音乐的美妙,仿佛泉水从幽深的洞穴中缓缓流出,树木间蕴含着远方的微风,形象地描绘出音乐如同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而“至音非可求,只在天然中”则点明了真正的音乐之美在于自然流露,无法刻意追求,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弹琴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对生活自然美的感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艺术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3)

张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明怀宗御容歌

甲申三月国大变,贼骑横行满京甸。

百官狂走内竖降,九门洞开人不战。

烈皇平明起太息,独自击钟向前殿。

左右顾视无一人,公主饮剑情割断。

身殉社稷在煤山,血诏留衣发掩面。

后来渴葬向玄宫,六十年间市朝换。

宁知遗像今尚存,天人眉宇臣民见。

黄袍白铠玉几陈,端然帝座赫百神。

龙髯一尺怒欲拂,似愤当日无忠臣。

况值万方苦兵革,郁陶犹疑见颜色。

直是忧勤一片心,纵有丹青画不得。

史相可法涕泣绘此图,军前跪拜激顽夫。

翠华金根走姑孰,雕戈铁骑围江都。

惜哉孤城卒难守,空将报国心肝剖。

敕印亲文贺总戎应昌,指挥卓焕捧御容。

真州欲往飞梁断,完节自赴波涛中。

指挥平生节自矢,因奉御容不敢死。

至今从子藏宝函,挂出天颜真尺咫。

忆昨路经思陵东,松桧飒飒来阴风。

鼎湖龙驭去不返,金盘谁荐樱桃红。呜呼!

国家养士三百载,杀身成仁几人在?

羡君忠孝聚一门,永与此图垂勿坏。

形式: 古风

吴中感兴

两月金阊住,听残《白纻歌》。

山惟洞庭好,春是虎丘多。

良觌故人远,乡心寒食过。

舵楼闲倚望,渺渺奈愁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枕上

帘幕微风入,轻寒枕篥侵。

梦多通夜恶,病觉隔年深。

簌簌灯花坠,寥寥戍鼓沉。

寒蛩偏恋我,床下和哀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饯敬亭上江西观察分题得盆桧

一尺万丈势,郁此升仙姿。

托根几案间,抉石出怒猊。

黛枝云盖结,铁干霜痕披。

圣植既劫火,犹睹具体微。

风霆起春蛰,应有飞龙知。

愿为祖生楫,送君中流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