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十四)春兰用殊老韵

曲房青琐。浅笑樱桃破。睡起三竿红日过。

冷了沈香残火。东风偏管伊家。剩教那与秾华。

谁送一怀春思,玉台燕拂菱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曲房青琐",设定了一个幽静、清新的环境,房内可能布置着精致的青瓷器皿,营造出一种淡雅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浅笑樱桃破"则展现了一位女子的温婉笑容,她或许正坐在窗前,望着外面盛开的樱桃花,不禁露出了笑意,这里的"樱桃"既可能是实指,也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隐喻。

"睡起三竿红日过"一句,则描绘了女子在春日的温暖阳光中醒来,时间已经过去了相当长的时间,外面红色的太阳已高挂。这里的"三竿"通常指代午后不久,"红日"则强调了春天特有的明媚。

"冷了沈香残火"一句,通过对室内熏香炉中熄灭的香火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淡淡哀愁的情绪。这里的"沈香"暗示着高贵和珍稀,而"冷了"则是时间流逝后的结果。

"东风偏管伊家"一句,通过东风对某个家庭的偏爱,传递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那份春天的独特关注和情感寄托。

"剩教那与秾华"则是一种转折,"剩教"可能是指余下的、剩余的事物或时光,而"那与秾华"则是一个虚化的存在,它可以理解为与春天的花朵共度的美好时光,也可以是对某个人的回忆。

最后两句"谁送一怀春思,玉台燕拂菱花",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思念和向往。这里的"一怀春思"包含着对春天无限情感的寄托,而"玉台燕拂菱花"则描绘了一种高贵与优雅的意象,燕子在精致的窗棂上飞舞,似乎是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了美好情感和思念的春日世界。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一)千叶芝

九重寒少。烟暖丰瑶草。金井碧梧雏凤矫。

南极人来最老。衣冠远换裘毡。德随和气蝉连。

万里同开寿域,一年三秀芝田。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五)

锦屏夜夜。绣被熏兰麝。帐卷芙蓉长不下。

垂尽银台蜡灺。脸痕微著流霞。瞢腾越恁秾华。

破睡半残妆粉,月随雪到梅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十一)己卯长至作

流光电急。又过书云日。旧是天津花下客。

老对山青水碧。而今转惜年华。迟阳为缓西斜。

试问东君音信,晓寒犹压梅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十二)东堂月夕小酌,时寒秀亭下娑罗花盛开

云峰秀叠。露冷琉璃叶。北畔娑罗花弄雪。

香度小桥淡月。与君踏月寻花。玉人双捧流霞。

吸尽杯中花月,仙风相送还家。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