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道林寺四绝亭观宋杜诗版

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

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

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

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宋代杜甫的题字仍在,风雅之道至此方显真切。
我独自终日在此观赏,偶尔也为清除秋日积尘。
古老的石壁透出阵阵寒意,春天的松树脱去老旧的树皮。
高僧心静如水,应能看见客人吟诗时的那份神韵。

注释

宋杜:指宋代诗人对杜甫的尊称,这里特指杜甫的诗作风格或其留下的题字。
风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辞》中的《离骚》,代表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此处指高雅的文学气息。
终日:整天,表示时间长。
拂秋尘:擦拭掉秋天积累的尘埃,比喻清理环境以示敬意或专注欣赏。
古石:年代久远的石头。
寒仞:形容石壁给人的清冷感觉,仞是古代长度单位,这里形容石壁之高。
春松:春天的松树,象征生命力和更新。
老鳞:老去的树皮,比喻松树历经岁月的痕迹。
高僧:修行高深的和尚。
眼根静:佛教术语,指六根之一的眼根(视觉)清净无染。
客吟神:客人(诗人)吟诗时所展现出的灵感与神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游道林寺四绝亭观宋杜诗版》。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游览道林寺四绝亭时,对宋代诗人的诗作进行鉴赏的心情和体验。

"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

这两句直接指出诗人所面对的是宋代诗人的作品,特别是杜甫的诗歌,表明这些诗歌充满了豪放的风格,并且这种气势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

诗人独自一人前来,在这里度过了一整天的时间,用心去品味和观赏这些诗作,就像用布去拂去秋天落在地上的尘埃一样,将心中的尘垢也一并清扫。

"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

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古老的石头在寒冷中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息,而春天的松树则脱去了年迈的鳞片,来比喻诗人的心境和生命力。

"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位高僧安静地坐在寺庙中,其眼神之所以宁静,是因为他看到了前来参观的客人在吟诵诗歌时所表现出的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宋代诗人的诗作进行鉴赏,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艺术境界和深邃生命力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与历史文化氛围中获得心灵净化和提升的过程。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游橘洲

春日上芳洲,经春兰杜幽。

此时寻橘岸,昨日在城楼。

鹭立青枫杪,沙沈白浪头。

渔家好生计,檐底系扁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湖上逸人

澹荡光中翡翠飞,田田初出柳丝丝。

吟沿绿岛时逢鹤,醉泛清波或见龟。

七泽钓师应识我,中原逐鹿不知谁。

秋风水寺僧相近,一径芦花到竹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湖西逸人

老隐洞庭西,渔樵共一溪。

琴前孤鹤影,石上远僧题。

橘柚园林熟,蒹葭径路迷。

君能许邻并,分药斸春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湘中春兴

雨歇江明苑树乾,物妍时泰恣游盘。

更无轻翠胜杨柳,尽觉浓华在牡丹。

终日去还抛寂寞,绕池回却凭栏干。

红芳片片由青帝,忍向西园看落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