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隐洞庭西,渔樵共一溪。
琴前孤鹤影,石上远僧题。
橘柚园林熟,蒹葭径路迷。
君能许邻并,分药斸春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洞庭湖西边的宁静生活图景。开篇“老隐洞庭西,渔樵共一溪”两句,勾勒出隐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渔樵即是打鱼的人,与隐者共同享受着这一条清澈的溪流。
接着,“琴前孤鹤影,石上远僧题”两句,则透露出隐者的文化修养和内心世界。琴是一种高雅的乐器,而孤鹤则象征着超凡脱俗;石上远僧题,或许是指某位僧人在岩石上留下的诗文或禅机,既表现了隐者与僧人的精神交流,也映射出他们对自然之美和佛法之奥的共同追求。
“橘柚园林熟,蒹葭径路迷”两句,则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象。橘柚成熟,园林间弥漫着果实的香气;而蒹葭(一种水生植物)在径路上生长,使得小路变得曲折而迷离,这些都是隐者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最后,“君能许邻并,分药斸春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和分享。这里的“君能许”,是对朋友的邀约;“邻并”,意指与隐者成为邻里,共同享受这份宁静;而“分药斸春畦”则是在春天一起种植草本植物,用以医治病痛或调养身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隐者与自然、文化之间的深刻融合,以及诗人对于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的向往。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雨歇江明苑树乾,物妍时泰恣游盘。
更无轻翠胜杨柳,尽觉浓华在牡丹。
终日去还抛寂寞,绕池回却凭栏干。
红芳片片由青帝,忍向西园看落残。
船满琴书与酒杯,清湘影里片帆开。
人归南国乡园去,雁逐西风日夜来。
天势渐低分海树,山程欲尽见城台。
此身未别江边寺,犹看星郎奉诏回。
江禽野兽两堪伤,避射惊弹各自忙。
头角任多无獬豸,羽毛虽众让鸳鸯。
落苔红小樱桃熟,侵井青纤燕麦长。
吟把离骚忆前事,汨罗春浪撼残阳。
渔翁那会我,傲兀苇边行。
乱世难逸迹,乘流拟濯缨。
江花红细碎,沙鸟白分明。
向夕题诗处,春风斑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