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曲辞.凯歌六首(其六)

暮雨旌旗湿未乾,胡尘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翻译

傍晚的雨让军旗湿透还未干,胡地的尘土与白色的野草在寒日下更显凄凉。
昨天夜里将军带领部队连续战斗到拂晓,敌军只能看见战场上空着的马鞍。

注释

暮雨:傍晚下的雨。
旌旗:军队的旗帜。
湿未乾:还没有干透。
胡尘:指北方异族地区的尘土,这里代指战场。
白草:枯萎泛白的草,常用来形容边塞的荒凉景象。
日光寒:阳光显得寒冷,形容气氛萧瑟。
昨夜:昨天晚上。
将军:率领军队的高级军官。
连晓战:从夜晚持续战斗到天亮。
蕃军:外族或敌人的军队。
只见:仅能看见。
马空鞍:只有空着的马鞍,暗示战马已失去骑手,说明战争的惨烈。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场景的诗,充满了悲壮与苍凉。"暮雨旌旗湿未乾"一句,通过旌旗被暮雨所濡,表现出战事连绵,环境的湿润也映射出战士们的心情湿冷与艰难。"胡尘白草日光寒"则是对边塞秋天景色的描写,胡尘指的是来自胡地(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飞扬尘土,而白草则是秋季的自然景象,但在这里却增加了一份荒凉与冷清。

"昨夜将军连晓战"直接切入战事,昨夜的战斗延续到黎明,这不仅展示了战争的紧迫与连绵,更透露出战争的残酷。最后一句"蕃军只见马空鞍"则是对战争结果的一种描写,蕃军指的是唐朝时期的边疆守军,而马空鞍意味着士兵或将领在战斗中牺牲,战马因此无人骑乘,只剩下空荡荡的马鞍,这是一个凄凉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刻画,传达了作者对于边塞战争的感慨,以及对阵亡将士的哀悼。同时也展现了岑参在诗歌表现上的深沉与力度,是一篇结合了环境描写、战事叙述和情感表达的杰出之作。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虢州西山亭子送范端公

百尺红亭对万峰,平明相送到斋钟。

骢马劝君皆卸却,使君家酝旧来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

醉后未能别,待醒方送君。

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