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荒野中的古寺与废台在傍晚时分显得凄凉,寒冷的天空下古老树木更添悲伤情绪。
空旷的台阶上留有鸟儿的足迹,仿佛还在诉说着当初这里创造文字的故事时刻。

注释

野寺:荒郊野外的寺庙。
荒台:废弃的台基或平台。
寒天:寒冷的天气或天空。
古木:古老的树木,常用来营造凄凉或历史悠久的氛围。
空阶:无人走动的台阶,显得空旷寂寞。
鸟迹:鸟儿留下的脚印或踪迹。
造书时:创造或书写文字的时代,这里比喻为古代文明的起源时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古寺的晚景。"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一句,通过对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萧索的氛围。"荒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荒废,而"寒天"则增添了一份凉意。"古木"常常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沧桑,"悲"字则传达出一丝哀愁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鸟迹与人工的笔墨联系起来。"空阶"表明寺庙内外都是一片宁静,连人的踪迹都不见。而"鸟迹"则是生命活动的标志,它们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印,这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被比作是古人造字时的情景。这不仅强化了荒废古寺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间静止、历史凝固的感觉。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文化和智慧传承的怀念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历史变迁、物是人非以及生命流逝等主题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题云际南峰眼上人读经堂

结宇题三藏,焚香老一峰。

云间独坐卧,祗是对山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题井陉双溪李道士所居

五粒松花酒,双溪道士家。

唯求缩却地,乡路莫教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题观楼

荒楼荒井闭空山,关令乘云去不还。

羽盖霓旌何处在,空留药臼向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