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李宗勉丞相坟

丞相何年薨,郁哉此佳城。

石羊卧烟雨,两马矫欲鸣。

翁仲唤不应,夜语招山精。

往昔朱旐来,人诧死葬荣。

凿山进深邃,砌石宏经营。

结庐慎呵护,樵牧焉敢行。

岂不有子孙,岁岁酹酒倾。

岂期百年后,返使神鬼惊。

风涛翻浙水,乱卒交纵横。

民居掳掠尽,犹记死者名。

操戈立冢上,啸动疑山崩。

舂锄斗挥手,举石犁为坑。

红棺碎霞色,体貌浑如生。

提撕解宝带,收拾金满籯。

一锥控渠口,采出珠光明。

形骸委泥草,老树饥鸦声。

恐公德不及,身后祸乃萌。

或为此财累,以致害不轻。

未从史书见,重感空坟茔。

舟人指示予,历说为怆情。

长林落日暝,远浦寒烟晴。

歌诗吊冥漠,江阔愁波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宜甫的《富阳李宗勉丞相坟》描绘了一座丞相的陵墓,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思。诗中首先表达了对丞相去世的惋惜和对陵墓的赞美,"郁哉此佳城",石羊静卧,两马似欲嘶鸣,显示出墓地的庄严肃穆。接着,诗人感叹墓主人虽已逝去,但人们对他的敬畏和怀念仍在,每年都有子孙前来祭奠。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墓地遭遇了战乱的破坏,"风涛翻浙水,乱卒交纵横",民居被掠夺,连死者的姓名都被人记住。这些场景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变迁和战争的残酷。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想象有人手持武器守护墓地,甚至挖掘寻找财物,暗示了财富可能带来的隐患。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认为丞相的美德未能流传,反而因财富而带来灾祸,"恐公德不及,身后祸乃萌"。他以江面的开阔和波平来象征内心的宽广和对逝者的哀悼,"歌诗吊冥漠,江阔愁波平",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深缅怀和对世事无常的沉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丞相坟墓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15)

陈宜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平原赵郡公赠山桃杖

君不见少陵桃竹杖,拔剑或与蛟龙争。

又不见东坡铁拄杖,迸火石上飞裂星。

二公去已久,今遇平原叟。

吾衰气未馁,欲趁牛马走。

美君出入真如飞,山桃拄杖长相随。

秋岩老人敚所好,惭愧慷慨掷与之。

赤蛇入手鳞甲缩,可游天下弃车毂。

大道徐行鬼神哭,探出一指豺虎伏。

横挑百钱寻酒家,不须经卷挂南华。

春风好访瑶池去,试问蟠桃几度花。

形式: 古风

京兆廉访使赵彦泽赠椰瓢稯扇

昔闻赵广汉治民,立政为銗筒。

又闻赵悦道宦归,只有琴鹤从。

观君矫矫真华胄,如神擿伏清廉同。

我来相逢再相别,感赠二美情攸隆。

瓢分海南烟雨之椰子,扇裁华山云壑之七棕。

左手携瓢汎春酒,浇除磥砢生颜红。

右手携扇却夏热,烦襟萧爽香尘空。

酣歌慷慨意不俗,自笑鄙语难形容。

愿君饮冰去酷吏,我当斟酌元气扬仁风。

形式: 古风

隆德县望火台

近山一台突兀势,远山一台出天际。

何时筑此望烽火,留及如今太平世。

六十年来无甲兵,西方乐土边陲清。

君王神武今混一,藩篱大剖无金城。

尚馀此台屹山顶,照月愁风拄孤影。

昔人触目心胆寒,今日空迷野烟瞑。

行歌为我重悲伤,愿台万年无火光。

形式: 古风

李陵台

将军少年真英雄,陇西家世凌边锋。

奇材剑客五千士,自当一队驰威风。

浚稽山前突戎骑,被围未蹈生擒计。

强弓劲弩百万兵,流血成丹皆战惊。

谁知管敢漏机密,遂使空弮冒锋镝。

归无面目见君王,将身未免降勍敌。

继曾杀李绪,尚欲谋归去。

蒙恩虽已深,实起怀乡心。

高陵筑台望乡国,中郎去后空哀吟。

累土高一尺,望天近一尺。

谁为削平山,望见长安陌。

望乡不见春复秋,将军一去台空留。

我家住在南海上,今日登台重凄怆。

辽天漠漠飞黄云,草中但见牛羊群。

家山不识在何处,教人空自忆将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