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题彦云娟镜楼图

银篆双钩,铜华十湅,秋眸凝注澄鲜。

方寸相思,遥怜彼美娟娟。

小名检斠妆楼记,问谁家、人月同圆。展冰奁。

翠沁苔斑,粉拭香绵。

明妆管领溪山胜,有芝崦画本,点笔清妍。

一握珍贻,三生留证情缘。

南湖旧谱天香曲,共苕娘、影事流传。倚吟边。

自拨张炉,细写谈笺。

形式:

鉴赏

这首《高阳台·题彦云娟镜楼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吴昌绶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娟镜楼的景象,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情趣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词中首先通过“银篆双钩,铜华十湅”描绘了娟镜楼的精致与华美,接着“秋眸凝注澄鲜”则赋予了这景物以生命,仿佛秋水般清澈的眼眸在注视着这片清新的景色。接下来,“方寸相思,遥怜彼美娟娟”表达了对娟镜楼主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美丽与优雅的赞美。

“小名检斠妆楼记,问谁家、人月同圆”一句,将娟镜楼与人间的美好比作月圆,表达了对和谐与完美的追求。随后,“展冰奁。翠沁苔斑,粉拭香绵”描绘了娟镜楼内装饰的精美与细致,仿佛冰凉的奁盒中,翠绿的苔藓斑驳,粉色的香绵轻轻擦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

“明妆管领溪山胜,有芝崦画本,点笔清妍”进一步展现了娟镜楼主人的审美情趣,她如同明丽的妆容,引领着溪山之美,芝崦画本上的点笔,更是清雅至极。最后,“一握珍贻,三生留证情缘”表达了对这段情感的珍视与承诺,仿佛是跨越三生的情缘,值得铭记。

“南湖旧谱天香曲,共苕娘、影事流传”则提到了历史与传承,南湖的天香曲,与苕娘的故事一同流传,增添了词作的历史感与文化韵味。最后,“倚吟边。自拨张炉,细写谈笺”则是词人自己在娟镜楼旁吟诗作画,自得其乐,表现了文人的闲适与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娟镜楼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

收录诗词(124)

吴昌绶(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香.和艺风先生马湘兰熏炉拓本

蕤枕传香,莲灯锁梦,温黁消瘦如许。

金鉔浓熏,双烟一气,荡软绮怀无据。

小怜凫藻,似曾伴、题裙俊侣。

谁与春犀管领,夜阑悄闻柔语。南都坠欢记取。

有妆楼、故物能谱。熨透星星,散入相思血缕。

捣麝飞尘未灭,祗流落、人间换宵炷。

惆怅余芬,重衾隔雨。

形式:

蝶恋花.春阴连雨,薄寒犹殢,悄焉疚怀,拟冯正中

未敛余寒春已暮。过却清明,还又风兼雨。

莺燕噤声鸠乱语。湿云不断如堆絮。

莫问金堤杨柳树。细叶犹悭,那许攀条住。

往岁花期重记取。今来寒暖无凭据。

形式:

浣溪纱.壬子春在居庸南口作

浩荡年光迅电波。纷纭轨辙驶岩阿。

劳人相望互成歌。

二月霜棱寒约束,半春花梦病销磨。

愁心较比乱山多。

形式:

好事近.洪武本高青邱姑苏杂咏,为傅沅叔题

少小住吴中,故事依稀能说。

回想泰娘桥畔,负莺晨蟾夕。

亲栽弱柳早飞棉,丝鬓更谁惜。

未到绿阴吟望,又沧桑一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