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纵横尸暴积,万殒少全生。
饮雨活胡地,脱身归汉城。
野獾穿废灶,妖鵩啸空营。
侵骨剑疮在,无人为不惊。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荒凉。"纵横尸暴积,万殒少全生",展现了战场上的惨烈,尸横遍野,生还者寥寥。"饮雨活胡地,脱身归汉城",叙述了士兵在艰苦环境中求生,最终逃脱回到故乡的艰辛历程。"野獾穿废灶,妖鵩啸空营",以荒芜的景象暗示战后的萧瑟和破败,狐狸出没于废弃的军营,增添了凄凉气氛。最后两句"侵骨剑疮在,无人为不惊",揭示了战争对士兵身心的深深创伤,即使无人能见,伤痕依然触目惊心,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哀痛和对士兵命运的同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战争的残酷现实,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落日探兵至,黄尘钞骑多。
邀勋轻赴敌,转战背长河。
大将中流矢,残兵空负戈。
散亡归不得,掩抑泣山阿。
昔日里中旧,今为幕下英。
烟波归楚国,风月满都城。
食有江鱼美,时无羽檄惊。
他年傥行县,肯使折腰迎。
哀铎悽悽里,铭旌杳杳中。
涧云销穗帐,山雨入蒿宫。
世路行来久,泉途去莫穷。
素吟应共葬,饮韵在松风。
来寻淮上寺,老桧莫知年。
劫火已镕像,樛枝宁改烟。
根拿怪石入,节駮苍苔坚。
欲问浮波箭,空嗟此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