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色千钟静,溪光一鉴开。
岩隈宿风雨,人迹老莓苔。
控鲤定何在,骑鲸今不来。
空馀泉上月,与我共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谷风光,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情体验。诗人通过“竹色千钟静”一句,传达出竹林中那种安详而和谐的氛围,而“溪光一鉴开”则展现出清澈见底的山溪水面,如同明镜一般。
下两句“岩隈宿风雨,人迹老莓苔”,诗人借由岩石间积聚的风雨声响,以及长时间无人涉足而生出的苔藓,表达了这座山谷久被世人遗忘,宛如一处隐逸之所。
“控鲤定何在”一句中,“控鲤”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骑鲸(鱼类)升天的故事,这里诗人提及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那种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而“骑鲸今不来”则是在感叹现实与传说之间的差距,表明那样的神奇情景已不再属于这个时代。
最后,“空馀泉上月,与我共徘徊”,诗人独自徜徉于山谷之中,只有清冷的泉水声响和悬挂在半空中的明月为伴,形成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美感。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与自然合一,与精神世界对话的生活状态。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幕上宁容燕作巢,土阶竹屋近诛茅。
深行乐地思招隐,早悟危机欲绝交。
溪响隔溪来枕面,月光先月到林梢。
为官拓落真吾事,何用纷纷更解嘲。
疏林远墅见秋毫,破晓阳乌羽翼高。
湖面平于开匣镜,山棱光并发硎刀。
闭门听雨宁论日,散策寻冈莫数遭。
世上几人能避俗,簿书堆案想官曹。
晓御欲随风脚来,报晴乌鹊入檐催。
松幢竹盖宝坊近,石壁云关尘境回。
山气得春浓胜酒,花光带月冷过梅。
却收眼力寻归路,惜取馀青莫浪开。
偶坐松根送落晖,竹风零露湿人衣。
乱萤点水只自照,宿鸟赴林犹并飞。
玉塔微澜秋月吐,澄江净练夜潮归。
好山不负平生约,故傍吾庐翠作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