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闻雁有感

涎涎社燕尾,嗈嗈霜雁声。

两物巧相避,寸阴不得停。

我来燕未归,倏见雁南征。

客游何当还,节物凛可惊。

哀歌抚长铗,独夜羞短檠。

念营堂上巢,愧尔飞冥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守所作,名为《客居闻雁有感》。诗中以燕子与大雁的季节性迁徙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自身客居异乡、思乡之情的深切感受。

首句“涎涎社燕尾,嗈嗈霜雁声”,描绘了燕子在春社时节忙碌筑巢的场景,与随后大雁在秋霜中南飞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燕子与大雁的“巧相避”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暗喻了人世间的离合悲欢,寸阴难留,时光匆匆。

接着,“我来燕未归,倏见雁南征”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未归的燕子,而眼前的大雁南飞则让他不禁联想到自己的漂泊与孤独。诗人感叹于客居他乡的不易,表达了对回归故乡的渴望。

“客游何当还,节物凛可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面对着季节更替带来的寒冷与萧瑟,内心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哀歌抚长铗,独夜羞短檠”一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长剑象征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短檠则是孤灯下的自我慰藉,两者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念营堂上巢,愧尔飞冥冥”将思绪拉回现实,诗人反思自己是否也应该像大雁一样,勇敢地追寻心中的理想与归宿,尽管前路未知,但总要有所行动,不愧对这短暂的人生。

整首诗通过对燕子与大雁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134)

张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常山神祠

篮舆破霜晓,驾言郡城南。

云山为好色,风日仍清酣。

古祠据山腹,深堂静潭潭。

我来何所祷,祸福久已谙。

顽冥亦天资,乞灵漫怀惭。

同来得我辈,胜处思穷探。

爽气排俗虑,浊醪侑清谈。

卧碑一拂拭,古镜开尘函。

斯人已仙去,寒泉独清甘。

扶藜山崷崒,放目窥浑涵。

前瞻群峰翔,九仙驻飞骖。

后俯归路迷,城郭埋烟岚。

平生丘壑姿,回首不我堪。

归来耿不寐,青灯对书龛。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姚志道有书辄不借戏呈

我来春未动,兀坐秋忽老。

客怀饱世味,尘土不容澡。

尚馀笔砚癖,俯仰半华皓。

中年得异书,夜讽或至卯。

尔来口生棘,妙语时耳剽。

故人吾臭味,囊帙富缃缥。

什袭秘不传,凛若璧在赵。

念兹访遗逸,从人掇残藁。

何当发其藏,囷廪一倾倒。

穷途百态恶,归思疾飞鸟。

终当馈所有,共此绝代宝。

岁晚同吟哦,乘风上蓬岛。

形式: 古风

客居坐无茵褥宾至常苦之戏作

广文坐客寒无毡,少陵人来坐马鞯。

胸中富等千户侯,不使囊中馀一钱。

嗟予久客贫到骨,兀坐长恐藜床穿。

才名未踏两公阈,穷愁何遽容争先。

画饼端知不糊口,笔耕辄亦遭无年。

愧无文茵荐佳客,促膝危坐如寒蝉。

君不见汉朝博士能说经,五十馀席输戴凭。

又不见袁尚索席藉冻地,不意头颅行万里。

空榻萧然亦安稳,得失荣枯付天理。

金狨覆鞍容坠伤,祸福由来相伏倚。

形式: 古风

题舍弟舒啸亭

不羡高门联甲乙,欲傍林泉老蓬荜。

田间筑室路三杈,亭子荫茅檐四出。

春霖竹牖上蜗牛,夏夜藜床吟蟋蟀。

茅亭虽小容舒啸,丘壑胸中故超轶。

晨窗晚径足披风,细柳修篁长障日。

闭关已作柴桑趣,况有腴田供种秫。

客来共醉瓮头春,长啸一声百忧失。

遥想妖氛缠象魏,忍见风尘侵警跸。

勿忧苏门真避世,要似武侯时抱膝。

我纡郡绂病且衰,欲报君恩老无术。

簪裳未觉柴栅殊,鼓吹殆与池蛙一。

簿领几回迷老眼,况复伸眉纵狂率。

已惭成瑨功曹谚,空忆刘琨胡骑逸。

遐想东皋落成处,欲往从之足双桎。

梦君琢句俯清流,春草池塘到诗律。

便应投绂赋归来,肯待子平婚嫁毕。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