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三)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翻译

青山的尽头,层层叠叠的塔楼显现
对岸的人家,声音隐约可闻仿佛在回应

注释

青山:青翠的山峦。
断处:尽头。
塔层层:多层的塔。
隔岸:对岸。
人家:住家。
唤欲应:呼唤似乎有所回应。
江上:江面上。
秋风:秋风吹拂。
晚来急:傍晚时分更加强劲。
钟鼓:寺庙的钟声和鼓声。
西兴:地名,可能指附近的西兴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晚景图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首句“青山断处塔层层”,以层叠的塔影衬托出山势的雄伟与连绵,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深远之感。紧接着,“隔岸人家唤欲应”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村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通过“唤欲应”的动态描写,传达了一种隔绝中带着的渴望与呼唤。

第三句“江上秋风晚来急”,则是转入气氛的改变,秋风的急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某种急迫感。最后,“为传钟鼓到西兴”中“钟鼓”的声音,在空旷的江上晚景中显得尤为突出,既有节奏感,也增添了一丝神圣而庄严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文生活的交织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静谧和深远。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四)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五)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呼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攲侧鬓如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誇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塼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形式: 古风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