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冬寒不到深山,岂有春来更会寒。
幸自趁晴行脚好,却嫌沙入破鞋间。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首句“一冬寒不到深山”描绘出即便是严冬季节,深山之中也可能还未曾真正经历过寒冷,这里表现了山地气候特点,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感受。
接着,“岂有春来更会寒”,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怀疑的情绪,似乎在询问是否到了春天还会感到寒意。这里“春来”两字暗示着季节的转换,而“更会寒”则是对自然界不确定性的探讨。
第三句“幸自趁晴行脚好”,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晴朗的日子里踏足大地,感到步履轻快、心情舒畅。这一句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捕捉,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最后,“却嫌沙入破鞋间”,这句话则是转折点,从前面的愉悦心境转向了一种不便与困扰。诗人在行走中感到不适,因为砂粒进入了破旧的鞋子之间。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出旅途中的小烦恼,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的真实感受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体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他对周遭环境细腻入微的观察力。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东风未得颠如许,定被春光引得颠。
晚雨何妨略弹压,不应犹自借渠权。
风风雨雨又春穷,白白朱朱已眼空。
拚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
管得天公雨更晴,何关客子病心情。
得归此意良不恶,且住微躯也自轻。
紫陌相逢谁不客,青灯作伴未为孤。
何须家里作时节,只问旗亭有酒无。